-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节松动术(概述);;一、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一、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需要注意的是;(二)基本手法;(二)基本手法;(二)基本手法;(二)基本手法;(二)基本手法;(二)基本手法;关节松动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操作时实施手法分级。
这种分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仅可以用于记录治疗结果,也可用于临床研究。;手法分级是以关节活动的可动范围为标准,根据手法操作时活动(松动)关节所产生的范围的大小,将关节松动术分为4级。;Ⅰ级—在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幅度,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
Ⅱ级—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幅度,节律性来回松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起始和终末端。
Ⅲ级—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幅度,节律性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Ⅳ—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幅度、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
Ⅰ、Ⅱ级: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Ⅲ级: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
Ⅳ级: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
当用于附属运动治疗时,Ⅰ、Ⅱ级手法均可选择;而用于生理运动治疗时,关节活动度必须达到正常的60%才可应用,因此,一般选择用Ⅲ、Ⅳ级,极少用Ⅰ级手法。;(一)患者体位
通常为卧位或坐位,患者感觉舒适、放松、无疼痛,并充分暴露和放松治疗的关节。
(二)治疗师位置
靠近所治疗的关节,一手固定关节的一端,一手松动另一端。
;(三)治疗前评估
手法操作前,对拟治疗的关节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针对性的手法。
每一种手法反复操作1min,同一种手法每次可应用2~3次,然后再次评估。;(四)手法应用技巧
1、手法操作的运动方向
可以垂直或平行于治疗平面。
治疗平面:是指垂直于关节面中点与旋转轴线连线的平面。
垂直:关节分离
平行:滑动、长轴牵引
;(四)手法应用技巧
2、手法操作的程度
手法操作要求达到关节活动受限处。
但关节的受限性质不同,手法操作幅度不同。
疼痛为主时,手法应达到痛点,但不超过痛点
僵硬为主时,手法应超过僵硬点。
操作中,手法要平稳,有节奏,持续30~60s。
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的效应不同
小范围、快速度可抑制疼痛
大范围、慢速度可缓解紧缩
;(五)治疗反应
轻微的疼痛多为正常的治疗反应
通常在4~6小时后应消失
若治疗24h后疼痛仍不减轻,甚至增加,表明治疗强度太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应适当调整强度和时间。
;(一)治疗作用
1、生理效应:关节松动术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改善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还可缓解关节疼痛,防止因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此外,松动术可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
2、保持组织的伸展性关节长期制动可导致组织纤维性增生,关节内粘连,肌腿韧带和关节囊挛缩,关节活动度下降。关节松动术,特别是Ⅲ、IV级手法,由于直接牵拉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以保持或增加其伸展性,改善关节活动度。
3、增加本体反馈关节运动时,传入人神经将感受器接受到的冲动传到中枢,增加位置觉和运动觉。关节松动可通过提供关节的静止位置、运动速度及其变化、关节运动的方向、肌张力及其变化等信息来增强本体反馈。;(二)临床应用
1、适应证
临床中任何因力学因素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均可运用关节松动技术进行康复治疗。
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
2、禁忌证
关节活动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关节的炎症、恶性疾病及骨折未愈合等。
;THANK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