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年级语文上册思政融合教学设计夏日绝句
课时目标:
1.学习《夏日绝句》,结合注释,读懂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
2.借助资料,在理解、诵读中体会诗歌借用典故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希望抗战,收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思政融合:
1.在体会情感之中,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发现诗文中的历史典故,积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猜测作者,激情入题
1.出示资料,猜测作者。
她,是一位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多写离愁别绪,婉约缠绵。
2.听歌曲《月满西楼》,揭示课题。
3.介绍背景,激情导入。
她就是李清照。可就是这样一位柔弱的女子,却在国破家亡、风雨飘摇时,目睹了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收复中原,此时她发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绝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夏日绝句》。
思政融合:与《月满西楼》对字,感受李清照诗词不同的情感基调和风格,丰富对宋代诗词文化的认识。
二、反复诵读,感知主题
1.呈现诗歌,配乐范读。
2.指名朗读,感知诗情。
(1)同学们听出老师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首诗的吗?(预设:悲愤、激昂)
(2)谁来试着读一读?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边读边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诗句,明确诗歌主题。
思政融合:在诵读与理解中初步感受诗词悲愤、激昂的爱国情感。
三、借助资料,感悟诗情
1.借助注释,理解“思项羽”。
(1)出示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是什么人?说说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
a.读注释,了解项羽。
课件补充资料:
秦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b.阅读故事: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羽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听了这个故事,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他能过江东吗?
C.小结:作者借助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羽不愿苟且偷生和有骨气的民族气节。这就是古诗中的典故的表达效果。
d.拓展阅读:“不肯”让我们读到了项羽的顶天立地的民族气节,那“不教胡马度阴山”,“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不”你又读到了什么?
(2)再读诗句,引导品读:李清照为什么思项羽?
a.补充背景资料: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正值国家危亡的时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身为知府,没有奋勇抗敌,却临阵逃跑。李清照为丈夫的行为感到羞耻,同时腐败无能的宋统治者也使李清照愤慨,于是在行至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写下了这首诗。
b.引读:是啊!项羽活着的时候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决不苟且偷生。李清照通过一个“思”字,来呼唤项羽这样的英雄人物拯救危亡的国家,通过“思项羽”她将满腔的爱国热血注入到了诗文中。
2.出示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此刻,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
a.出示诗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
b.引出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人民生活困苦,而南宋君臣却不思进取,苟且偷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对统治者们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人杰”“鬼雄”指代什么人?
a.指名学生交流,师补充资料
人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b.引导:这两个典故作者想要告诉统治者们什么?
(不要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不要让老百姓受苦,不要让国家受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生死观。)
3.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同学们,对于李清照,项羽、屈原、韩信等都是历史人物,他们的故事都已成为历史故事,作者借这些历史典故来告诫当今昏庸的统治者,并抒发自己的悲愤,这中写法就是借古讽今。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坚定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4.默写诗歌,同桌互相检查,订正错别字。
思政融合:本环节借助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了三个典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