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Page2/NUMPAGESPages3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目标】
①知道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知道农民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理解唐朝衰亡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思考国家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
教学难点:唐朝衰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如今天下到处都是征战,烽火燃遍了山冈;草木丛中散发着积尸的恶臭,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广阔的山川。一首《垂老别》形象地再现了战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景象,深刻地揭露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从开元年间的盛世繁华到天宝年间的血雨腥风,唐朝为什么会经历如此浩劫?其最终结局又如何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本课,学习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环节二:整体感知
1、先导阅读: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唐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
答案提示:
环节三:新课教学
(一)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1、教师指导:
①唐玄宗统治前期,热心国事、励精图治、大胆改革,从而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唐朝迎来了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而到了统治后期,唐玄宗的心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答案提示:陶醉于自己一手缔造的繁荣盛世中,由关注国事转向关注自己,沉迷享乐。
教师指导:唐玄宗认为自己年岁已高,到了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了,于是将朝廷的日常政务交给宰相处理,而边疆的军事事务则交由将领们去负责,他认为这样自己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②唐玄宗真的至此无忧了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并没有,因为在唐玄宗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
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安史之乱。
答案提示: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为夺取中央政权而发动的叛乱。
自主学习:
①【史料实证】小组讨论:归纳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二: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旧唐书》
答案提示: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教师指导:材料一解读: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
材料二解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时间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唐玄宗变得安逸享乐,逐渐远离那些贤能的臣子,而亲近那些品行不端的人。如宰相李林甫,对于那些权势和地位即将威胁到自己的人,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消除他们,宰相杨国忠,讨好或奉承上级,而不听取他人的真实意见。
②【史料实证】小组讨论:归纳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材料二: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奚用兵2次,对南诏用兵6次。——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答案提示: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教师指导:材料一解读:豪门家的酒肉多的吃不完而发臭,穷人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由此可见当时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③面对边疆形势紧张的局面,唐玄宗是如何做的?
教师指导:唐朝为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巩固边防,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军事重镇,称为藩镇,长官叫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安禄山一人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④【史料实证】小组讨论:归纳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地方将士)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然则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新唐书·兵志》
答案提示:节度使势大,中央势微,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教师指导:材料一解读:节度使既有土地,又有人民,又有甲兵,又有钱财,将士只知道有节度使而不知有天子,藩镇越来越强,京师越来越弱,通过兵力分布表可以看出,中央与地方力量严重失衡。这种外重内轻的格局,增加了地方军事割据,对抗甚至反叛中央的可能性。在此情形下,野心极大的安禄山,对唐政府的腐败、虚弱情况了解得很清楚,于是蓄下了起兵灭唐的异心。安史之乱爆发。
3、自主学习:根据视频结合地图,概述安史之乱的经过。
答案提示:755年范阳起兵、洛阳失陷;756年安禄山称帝;潼关、长安失陷;756年马嵬兵变;756年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