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巧用革命文化教材资源 寓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docx

巧用革命文化教材资源 寓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用革命文化教材资源寓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

统编版教材就在进行编著时,将革命文化资源编入到教材中,意在提升语文课程的价值。那么如何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教学变得更为有效,让英雄人物更加立体化、丰满化,走进学生内心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索与研究,采用整合单元情景和任务的方式,把语言文字理解与人物形象体会融合到一起,践行“文道统一”。

一、把握语文要素挖掘文本价值

本单元导语引用了林则徐的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以“责任”为人文主题,聚焦“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本单元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写作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从读到写,紧密相连。因此,我们认真梳理本单元内容,对于教材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理解,不仅要从纵向出发,还要从横向比较,以单元为教学目标,推进课程教学的开展。

二、聚焦语言文字展现英雄形象

1.穿越时空,感受爱国诗人的豪言壮语。古诗是语言的贵族,语言精练,但时代久远,如何穿越时空,还原当时情境,在《从军行》的公开课上,我是这样教学的:1.以图感受景之苍凉。教者在一阵悠扬苍茫的塞北羌笛声中,引导学生一起走进边塞,仔细观察这图片。学生讨论总结:1.阴云密布;2.烽烟滚滚使雪山显得黯然无光;3.苍凉的景象,心情暗淡。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塞北,寒风呼啸,战士们在孤城遥望着关口玉门关,心里想些什么?学生身临其境:身处战争,多么沉重压抑!尤其到了夜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悲从心来,油然而起。2.想象感受情之豪壮。教者还原历史,播放唐代战争频繁的视频,然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学生汇报:战争次数之多,历时之久。诗中用一个词概括:百战。教师点拨:是啊,面对西域少数民族的进犯,战士们答应吗?引导学生回环复沓,反复朗读,再次激发情感:读出战士的决心、悲壮。教者通过一系列的塞北图片、唐代战争视频、苍凉的羌笛声,让孩子们置身于情景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对诗文的凝望和对话,感受了爱国诗人的铮铮誓言,抚今追昔,铭记传承家国情怀。

2.走进情境,触摸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本单元塑造了毛主席、刘伯承、方志敏这些伟大的革命人物形象。比如《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篇文章描写了毛岸英去世消息在传递到主席耳边后,毛主席内心情感的变化,在经过痛苦、煎熬以后,最终将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异国他乡。我让孩子们品读毛主席的内心,引导他们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学生们仔细地找出体现毛主席内心痛苦煎熬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才能够拉近学生与“伟人”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英雄和我们正常人是一样的,也是有血有肉,也是有相同情感的,进2Zxayhds/eLO7LtuQ+z6R2oLB9IItAHKRuQ5N+Ka1Mc=而使得学生可以更为有效地理解其中的情感,真正地使英雄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3.入情朗读,生发鲜活的人物情感。例如,在教学《军神》时,我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隐藏”了一些朗读方法,最突出、最有效的是“词语替代,角色体验法”。在刘伯承与沃克的第一次对话中,将该部分中所有“沃克”替换成“我”。还让学生有角色代入感地读:“你挺不住可以哼叫。”这短短的一句话,我让学生反复读了好几遍。引读、导读、对比读,就是为了让学生读出沃克医生对病人行为震撼后的心疼。真实可感的画面,具体细微的镜头,感人动情的配乐都将师生代入到情境中,所有人都为病人捏把汗,所有人都吓到不敢看,近距离地感受刘伯承无比惊人的意志,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生发出对人物的情感。

三、搜集相关资料,盘活人物形象

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所描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甚远,为了弥补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在学生生活、思想、情感上的缺失,背景资料的介入显得至关重要。比如:课文《清贫》,我课前便让他们搜集方志敏的资料,和当时时代背景资料。正因为有了课前资料的准备,学生懂得,被捕的方志敏之所以如此坚定和坦然,是因为革命信念支撑着他,此时,教学难点便迎刃而解了。学生较能理解对共产党人奉献革命、一心为民的伟大情怀和品格了。正是通过补给史料的方法适时搭建认知桥梁,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使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起来,并组织开一个英雄资料的分享会,拉近学生与英雄之间的距离。

责任编辑邱丽

师道·教研2024年9期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