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03 古诗鉴赏(诗歌语言)(讲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docx

专题03 古诗鉴赏(诗歌语言)(讲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03鉴赏诗歌语言

考点

考查内容

高考考题设问

鉴赏诗歌语言

要考核人物形象、物象特征及其作用、诗歌的画面、意境等内容。

1.请赏析诗歌××联。

2.××句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请做分析。

3.××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考点鉴赏诗歌语言

命题点诗歌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赏析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品味关键词(炼字),包括赏析诗眼

2赏析关键句(炼句)

3.赏析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实际上不是只是鉴赏语言,它与表达技巧、鉴赏形象和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比方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鉴赏这句话,这是炼句试题,①这句话意思是问我的哀愁有多少?就像那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无绵无尽。②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绝设问的修辞手法,把“愁”比喻成一江春水,又是一个设问句。③还是以景结情,用一句诗句来体现李煜的国恨家仇,还有对往昔的追忆。修辞手法和以景结情其实也是表达技巧之一,也是表达词人写此首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说诗歌鉴赏是形象、语言、技巧和主旨融合在一起的,只是看从哪个角度去理解。

典例01

(2018年北京高考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答案】1.D2.A

3.呼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解析】

1.题干是“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D项,错在“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正梅花万里雪深时”,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须相忆”是临行前的执手勉励,相互勉励莫相忘不断传递祖国恢复之大业的消息。

2.题干是“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词的内容、判定其表现手法,理解词人的思想情感。A项,正确。东北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收复北方失地。山河破碎,投降派的阻挠,以致词人惭愧得都怕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B项,“赤壁矶头千古浪”,错在“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C项,错在“表达对友人的担忧”。D项,错在“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题干是“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