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涕、襄”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字,会写“涕、巫”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历史资料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涕、襄”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字,会写“涕、巫”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历史资料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1.导语: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跟着老师一起齐读课题。
2.板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3.解题:
4.了解作者(学生简介)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古诗,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和节奏自由读诗至少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之处多读几遍。
2、提3生读,生互相点评。
3、齐读:读出节奏、压韵。
三、介绍背景,知人论诗
1、出示:杜甫及“安史之乱”相关资料。
2、出示:《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文,简介时代背景。
3、出示:地名及相关的地图信息。
河南河北——叛军的根据地(所以官军收河南河北也就意味着“安史之乱”平定。)
4、解析古今异义
涕泪(涕就是泪,泪也是泪,所以这里没有鼻涕,满衣裳的都是眼泪。)
衣裳(上衣为衣,下衣为裳,好多都是连体的。)
妻子(古:妻子和儿子。今:老婆、媳妇,新华字典上解释为男子的配偶。)
青春(古:春天,冬天完了春天时收回的蓟北,春天时杜甫才出发。)
明白了吗?我们再一起把这首诗读一读,意思基本就出来了。(齐读古诗)
四:抓诗眼,围绕“喜”字,体悟情感
1、过渡语:诗中有一个字都点明了(喜)有人说这个喜字是诗眼。“是什么原因让杜甫欢喜,喜悦,欣喜若狂?
2、生交流:预设“回乡之喜”不用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3、再次默读诗歌,把你觉得最能表达作者喜悦心情的言行举止找出来?
4、汇报交流:
5、齐读全诗。
五、课外拓展、激发爱国情
1、过渡: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以自己赤诚的爱国情抒写爱国诗篇,老师这就有几首与大家共赏。
2、出示古诗:学生配乐诵读爱国诗篇。
3、总结:历年来,这些光照千古的诗篇为后人所传诵,他们的爱国精神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激励着后人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作为少年儿童的我们,要承继先人的浩然正气,以自己的满腔热血用自己富饶行动谱写新的爱国诗篇,让巍巍华夏岿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收集杜甫爱国诗句,摘抄到采集本上。
板书设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