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忆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4个字,积累“津津有味、豪杰”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感悟文章的条理性。
3.结合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自己的阅读经历、阅读体验,分析课文的内涵。
4.通过与冰心老人“对话”,激发读书兴趣,掌握读书方法。
【重点难点】
1.结合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自己的阅读经历、阅读体验,分析课文的内涵。
2.通过与冰心老人“对话”,激发读书兴趣,掌握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师:说到读书,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重要的读书态度与方法。这节课我们来读著名作家冰心读书的经历,看看能给我们什么不一样的启发。
板书:忆读书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和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和多音字,读准字音。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段落,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
2.思考:作者喜欢读哪些书?这些书“好”在什么地方?
3.小组交流讨论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4.思考作者的读书经历对自己有什么启示。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1.课件展示作者简介,介绍作者信息。
2.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样开头的好处,有什么效果。
提示:开头直截了当,亲切自然。好处: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直接切入主题,毫不拖泥带水。效果:增加了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也表达出作者压抑不住的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师:第1自然段师课文的第一部分,自然引出了对读书往事的回忆。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作者读《三国演义》,发生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每天晚饭后听舅父讲三国故事,含泪被母亲催促上床睡觉;
2.作者提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情节?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桃园三结义、秋风五丈原等,说明作者对小时候读书的印象很深,也感受到《三国演义》作为好书的特点:立场鲜明,故事生动。
3.作者认为《水浒传》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作者认为《水浒传》比《荡寇志》要好看呢?
提示:因为《水浒传》着力描写人物性格,人物个性鲜明,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4.思考:作者看《红楼梦》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提示:明白了好书拥有深厚的内涵,值得一再去读去看。也说明“我”好读好书,哪怕是曾经厌烦的书,依旧愿意回头再看。
5.读第8-10自然段,说一说作者的读书体会。
提示:读书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从读书中学会了许多道理。同时读书要有选择。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做出较为恰当的选择。
师:第2-10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通过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体会和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师:第11-12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点明了本文的主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大家认为这九个字有没有道理?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拓展延伸
1.快速默读课文,总结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提示:
1)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叙事条理清楚。
2)记叙与议论相结合,叙事生动,观点鲜明。
3)举出实例,前后对比,强化观点。
2.作者列出来的书自己有没有读过呢?课外找一找,尝试了解一下书的内容。
3.小组交流讨论,谈一谈自己关于读书有哪些见解。
【课文小结】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幼年、少年及至成年后的读书经历和感受,表现了自己的读书兴趣,表达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观点。
【板书设计】
开门见山:提起读书话就多了幼年
读《三国演义》——喜欢章回
忆读书读书经历读《水浒传》——人物鲜明读好书快乐
读《红楼梦》——兴亡盛衰
概括全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成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