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测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
1.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炬基以八条水脉为文明之脉,代表浙江八大水系;炬冠以礼器玉琮的外形为特征,象征着天圆地方。该火炬的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2.遂公盈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内有铭文记载道:“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该铭文可以用来印证(????)
A.尧、舜的禅让 B.夏朝的建立
C.大禹的功绩 D.西周的统一
3.史学家陈梦家在《商代的神话与巫术》中指出:“王者自己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为群巫之长”,政治领袖的“王”作为最大的“巫”,来沟通神界与人世,以最终作出决断,指导行动。由此可知,商朝(????)
A.实行内外服制 B.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C.强化中央集权 D.政治强调血缘关系
4.西周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耕作方法盛行“耦耕”,即两人并肩而耕。《诗·周颂·载艾》有“千耦其耘”的描述。与“耦耕”紧密结合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均田制 D.屯田制
5.平王东迁以后,诸侯和卿大夫等人开始频繁地主持和参加盟誓。盟誓的使用范围不仅用于维系周王室的统治,而且更普遍地用于调解诸侯国之间以及各诸侯国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这表明春秋时期(????)
A.产生华夏认同 B.道德信仰缺失
C.政治局势动荡 D.兼并战争剧烈
6.里耶秦简的文书中记载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八月,南郡竟陵县汉阴乡一名叫狼的人来到洞庭郡迁陵县(里耶),借用了一条公船未归还,迁陵县函告地方官员命令此人退船。该文书可用于研究秦朝的(????)
A.官员考核 B.地方治理 C.抑商政策 D.贵族政治
7.河西走廊嘉峪关的魏晋墓砖壁画中,有大量的《牛耕图》,内容多为民间农耕,耕田者既有汉族,也有鲜卑、羌、氐等少数民族。这些壁画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
A.民族交融加深 B.铁犁牛耕技术成熟
C.政局稳定统一 D.边疆治理臻于完善
8.如表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影响表中人物等级排列的主要因素是(????)
上上(圣人)
上中(仁人)
上下(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愚人)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荀子
子贡、
范蠡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秦始皇、
李斯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A.人物的历史功绩 B.史家的个人好恶
C.儒学的正统地位 D.史书的编撰体例
9.正如人们习惯将隋唐两朝连起来称呼一样,隋代是唐代的先驱,承前启后。隋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中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度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地区在墓葬、窖藏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5世纪至7世纪外国钱币,如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尼泊尔银币等。这些文物见证了隋唐时期(????)
A.丝路贸易的繁荣发展 B.开始对西域有效管辖
C.金银为主要流通货币 D.民族间交往交流频繁
11.镇江儒里古镇有一座朱氏宗祠,由朱熹的第八世孙始建于元末明初。中厅有楹联“数行仁义事,长存忠孝心”,南北两厢门头分别刻有匾额“明伦”、“养心”,均为朱熹遗墨。由此可知(????)
A.理学保障了社会稳定 B.朱熹是理学的创始人
C.理学强调“发明本心” D.理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12.辽代大臣耶律俨所撰《皇朝实录》称“辽为轩辕后”,辽太宗从后晋末帝手中获取“秦传国玺”后,自认为“天子符瑞”尽归于辽,入主中原、绍继正统就是理所当然。上述材料反映出辽朝(????)
A.学习汉族制度 B.尊奉华夏正统
C.实行因俗而治 D.民族矛盾缓和
13.史书记载,某王朝“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该王朝是(????)
A.北魏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4.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空前,但是与他下西洋的相关原始资料却寥寥无几。据说有大臣恐皇帝再有此举,故私自藏匿并销毁了这些资料。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明朝(????)
A.财政难堪其负 B.实行海禁政策
C.出现资源危机 D.皇权受到制约
15.明末顾炎武这样记载徽州人:“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男子冠婚后,积岁家食者,则亲友笑之。”这一现象促进了(????)
A.自然经济的瓦解 B.商人群体的聚集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抑商政策的松弛
16.康熙三十年(1691年),工部等衙门奏请整修长城,康熙指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坚固。”这一主张(????)
A.折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高考历史一模历史试题.doc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
-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海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
-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海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
-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大湾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贵州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度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