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植物体的水分平衡12543吸收的水分(根吸收)=消耗的水分(叶蒸腾)根系吸水的动力:根压、蒸腾拉力水分充足,气孔开张,水分和空气畅通;干旱缺水,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消耗。蒸腾量:落叶阔叶树常绿阔叶树针叶树植物吸水量和蒸腾量:低温高温区、季节12345三、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水分对植物生长有最低、最适和最高值3基点。降水量大,植物生长量大干燥度水分状况自然植被≤0.99湿润森林1~1.49半湿润森林草原1.50~3.99半干旱草甸、草原、荒漠草原≥4.0干旱荒漠1a、旱害对植物的抗性2干旱时,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增强,植物体内的水分重新分配,减少光合作用的有效叶面积,胚胎状态的组织和器官受害最重,树木的嫩枝、根部的延伸、粗生长及果实的发育受到抑制。3土壤干旱比大气干旱严重旱涝对植物的危害及抗性B涝害对植物的抗性1土壤积水或土壤过湿造成植物的伤害为涝害2水分过多,土壤空气减少,土壤缺氧。植物根系吸收作用减弱,引起根系窒息死亡。3第三节园林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通常把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01水生植物:是所有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总称。02水体环境:弱光、缺氧、粘性高、密度大、温度变化平缓,以及能溶解各种无机盐类。03水生植物特点:a.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根、茎、叶形成连贯的通气组织,以保证植物体各部分对氧气的需要。1如荷花从叶片气孔进入的空气,通过叶柄、茎进入地下茎和根部的气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气组织。2又如金鱼藻,属于封闭式的通气组织,该系统不与大气直接相通,系统内可以储存由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的需要,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又被呼吸作用所利用。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脱化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的能力,适应水体流动。水生植物的水下叶片很薄,且多分裂成带状、线状,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CO2的面积。水生植物类型水生植物根据生长环境水的深浅又可分成:沉水植物:整株植物沉没在水下,根退化或消失。花小,花期短,以观叶为主。如金鱼藻、黑藻、眼子菜、苦草、菹草等。浮水植物:如浮萍、睡莲。生长在浅水区,叶片浮在水面,形状多为扁平,机械组织不发达。叶表面有气孔,分为扎根的浮水植物如睡莲,根系或地下茎固定在泥土里,根部所需要的氧气由叶片的气孔经由外界提供,叶柄会随水的深度而伸长;和不扎根的浮水植物,如浮萍,植物根系并沒有固定于泥土中,而是沉于水中,植物体則飘浮在水面,某些还具有特化的气囊以利于飘浮。一、温度的变化规律(一般)识记: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温度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二、城市温度条件(次重点)识记:热岛效应。逆温现象。理解: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城市小环境温度特点。三、温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重点)识记:积温,有效积温。理解:温度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应用:高、低温对植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四、园林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次重点)识记:温周期现象。物候现象。理解:园林植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五、园林植物对气温的调节作用。理解:植物的热量平衡。园林植物的降温作用。第一节城市温度环境温度及其变化规律热量平衡地面辐射的收入=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支出=地面辐射+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12010203040506温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纬度每增高1℃,年平均温度下降0.5-0.7℃温度随海拔的增加而下降: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5.5℃山的坡向影响温度: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山的西南坡接受的温度〉南坡〉北坡。(南坡喜暖耐旱植物,北坡更适宜耐阴喜湿植物)地形影响温度:封闭谷地和盆地容易形成逆温现象,产生闷热天气。四季变化:夏季炎热,昼长夜短,冬季寒冷而昼短夜长一天变化:最低值在凌晨日出前,中午1-2点为最高值,昼夜温差随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地表温度的变化:(一)热岛效应气温从城市中心向郊区农村递减,城市气温比周围郊区高0.5~2.0℃,秋冬季城市的热岛效应较强,夏季较小。原因:1、城市下垫面的反射率比郊区小2、城市下垫面建筑材料的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森林、草地、农田组成的下垫面要大的多,吸收热量多3、城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含量高,形成覆盖层,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空气逆辐射大于郊区,减少了热量的散失4、城市内各种燃烧过程和人类活动产生的热量高5、建筑物密集,通风不良,城市地面不透水面积较大,地面蒸发量小,植被少,通过水分蒸腾、蒸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ppt
- 多动儿童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ppt
- 国际工程索赔案例分析.ppt
- 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的历史回顾.ppt
- 小儿眼睑下垂的鉴别诊断.ppt
- 四年级修改病句专题.ppt
- 婴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pptx
- 和化学有关的电影.ppt
- 安全知识及技能培训课程.ppt
- 单位2024民主生活会相互批评意见+2024年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意见.pdf
- 讲稿:深入理解“五个注重”把握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pdf
-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docx
-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 烟草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汇编)学习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心得感悟.pdf
- 汇编学习领会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pdf
- 在2025年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docx
- 书记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委全会上的讲话.pdf
- 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