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湖北省楚天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说过:如果想把一只鹦鹉训练成经济学家,只需要让它掌握两个词语:供给与需求。后来博弈论专家坎多瑞又补充为:想成为经济学家,只懂得供给与需求还不够,你还需要多掌握一个词,那就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就是在多人参与的博弈中,每个人根据他人的策略制定自己的最优策略。所有人的策略形成一个策略组合,在这个策略组合中,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致使自己的收益降低,这个时候,所有参与者的策略便达成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便是“纳什均衡”。
有人把“纳什均衡”比喻成锅里的乒乓球。把几个乒乓球放到锅里,它们在碰撞中向锅底滚去,最后停住不动的时候便达成了一种平衡。这个时候如果动了其中的一个,其他乒乓球便会受影响,如果想要保持住这种平衡,就不能动其中任何一个乒乓球。
“纳什均衡”主要用来研究非合作性的博弈,在这样一场博弈中可以出现多个“纳什均衡”,且有优劣之分。古时楚国和魏国交界处有一个小县城,城中的居民都以种瓜为生。魏国一边的村民比较勤劳,白天挑水浇瓜,瓜苗长势喜人;而楚国一边的村民比较懒,瓜苗长得又枯又黄。于是楚国村民心生嫉妒,夜里到魏国一边去捣破坏,魏国村民知道后,决定进行报复。但是,村长却反对这种两败俱伤的做法,反而在夜里组织村民偷偷到楚国一边的田地里,替他们给瓜苗浇水。楚国村民得知魏国村民的做法后,感到非常羞愧。为了表示歉意,连夜到魏国村庄的田地里去替他们重新种上了瓜苗。
我们将这个故事中双方的博弈制作成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假设选择去损毁对方瓜苗为A策略,而选择以德报怨为B策略。瓜苗被损毁,所得利益为0,没有被损毁所得利益为10。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博弈矩阵图:
故事中楚国最先选择了A策略,按照博弈论的分析,魏国最理性的选择同样是A策略。这种想法符合日常的行为习惯,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这样选择的结果将会达成一种平衡,不过是坏的平衡。但魏国人最后选择了B策略。被感化的楚国人也选择了B策略,双方达成了一种新的均衡。这时候的均衡是一种好的均衡。
在理性的博弈分析中,选择报复是最优决策。而现实情况中则要考虑很多其他影响因素,比如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之类的。以德报怨不是博弈分析中的最优决策,但却可以解决现实问题。冤冤相报会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即使不能感化对方,也不应该采取报复。再说,魏国村民之所以会做出以德报怨的决策,肯定是对楚国村民的民风民俗很了解,知道他们会被感化。若是同水火不容的敌人之间,则不会有忍让。这些都是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
(选自《博弈论——最高级思维和生存策略》,有删改)
材料二:
《孙子兵法·始计篇》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阐述的思想正好符合博弈论认为战争是零和博弈①的研究,表明孙子已经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就是零和博弈了。《孙子兵法》处处渗透出争利的思想。孙子的利等于博弈论的得益,根据利来决定战争的行动或者策略,无疑等于说战争的行动以及战争决策本身内生于博弈的得益结构。现代博弈论在此作出了非常有说服力的推理,其经典做法是应用鹰鸽博弈来模拟战争中的侵略和反抗。鹰鸽博弈的稳定策略表明诸侯国之间和平关系为主流情况,以非战争手段欺压对手的情况次之,双方兵戎相见的情况最少。
大凡我们考察一个博弈,首先要明白的是博弈规则,其中最为基本的问题是数一数博弈的参与人。《孙子兵法·作战篇》说:“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孙子的战争参与人已经超越了作战的双方了,用博弈论的话语来说,就是博弈中存在某些没有机会行动的参与人。当然这些战争参与人出于非均衡路径之上,但是非均衡路径上的行动强烈地影响到博弈的均衡,他们只是看上去没有“行动”,他们的行动其实就是选择不加入战争。
《孙子兵法·军形篇》提出原则:“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孙子说胜利是不可强求的,将帅的立足点应该是制造敌人不能战胜的局面,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是考虑到敌我互动而提出的明智原则,初步地具有博弈论纳什均衡概念的身影。孙子明了战争攻守双方力量的不对称性,一般情况下守方具有多种优势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所以战争很少一开始就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必须在确保自身不被敌人战败的情况下争取胜利。至于如何待敌之可胜,有时候也许只能指望上天的垂青了。
(选自《〈孙子兵法〉中的博弈论思想》,有删改)
【注】①零和博弈: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因此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docx
- 甘肃省定西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期末)语文试题.docx
-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河北省部分学校保定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x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