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登鹳雀楼导学案
TOC\o1-1\h\u15135一、学习目标 1
7072二、预习检测 1
24428三、全诗译文 2
25934四、中心思想 3
7243五、读文感知 3
10268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4
一、学习目标
《登鹳雀楼》学习目标如下:
我们要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掌握其字词句的准确含义,理解诗人王之涣所描绘的壮丽景色和深邃意境。
我们要能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精神,以及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我们还要学习诗人如何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预习检测
一、填空题
1.《登鹳雀楼》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王之涣。
2.诗中“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了____的景象。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____的志向和追求。
二、选择题
1.下列对《登鹳雀楼》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自然景色,开笔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B.后两句写意,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
C.这首诗全是实写,没有虚写,寓哲理于写景之中,境界开阔,有高上远瞩的气概。
D.诗的两联都是写景,前一联写的是虚景,后一联写的是实景。
三、简答题
1.请谈谈你对“白日依山尽”这句诗的理解。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三、全诗译文
《登鹳雀楼》的译文如下: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开笔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四、中心思想
《登鹳雀楼》的中心思想主要体现在诗人对志向远大、理想境界的追求之情,以及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并眺望远方的景象,展现了盛唐时期人们的胸襟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想要遍览更广阔风光的愿望,也寓含了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的哲理。
《登鹳雀楼》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能够激励人们不断进取、追求更高境界的佳作。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五、读文感知
初读《登鹳雀楼》,便仿佛被一股雄浑的气势所裹挟,被诗人王之涣的壮志豪情所感染。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励志诗篇。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俯瞰着滔滔黄河水东流而去,心中涌起无尽的豪情。他笔下的白日依山尽,不仅仅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夕阳图景,更是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岁月如梭的感慨。而黄河入海流的景象,则更是彰显了大自然的磅礴与浩渺,令人心生敬畏。
诗人的情怀并未止步于此。他渴望看得更远,想要穷尽千里目光所及之处。这种渴望,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向往,更是对人生理想、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于是,他发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言壮语。这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登高望远,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与超越。
在品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诗人那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他用自己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种不断攀登、不断超越的激情与力量。
《登鹳雀楼》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激情的诗歌。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在品读的过程中得到了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2.诗中“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了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或太阳靠着群山渐渐落下去)的景象。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断进取、登高望远的志向和追求。
二、选择题答案
1.下列对《登鹳雀楼》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这首诗全是实写,没有虚写,寓哲理于写景之中,境界开阔,有高上远瞩的气概。”
解析:C项中“这首诗全是实写,没有虚写”表述错误,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是实写;后两句写意,寓理于情,寓理于景,是虚写。故C项错误。
三、简答题答案
1.“白日依山尽”这句诗描绘的是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渐渐消失了的壮丽景象。这句诗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营造了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为后文的抒情和议论奠定了基础。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首先,它告诉我,只有不断地努力攀登,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实现更高的目标。其次,它也提醒我要有远大的志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写观察日记作文.doc
- 写景作文指导.doc
- 有你真好作文.doc
- 作文写作指导.pptx
- 敕勒歌导学案.doc
- 寒号鸟导学案.doc
- 狐假虎威导学案.doc
- 黄山奇石导学案.doc
- 玲玲的画导学案.doc
- 妈妈睡了导学案.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备考秘籍浓情蜜意与高效学习攻略.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顺口溜攻略必备技巧与记忆宝典.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记忆口诀秘籍高效通关攻略.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核心速记宝典.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解析及高频考点汇编.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真题解析与答案深度揭秘.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初始注册申请指南及秘籍.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仿真试题宝典及答案精粹珍藏版.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模拟汇编冲刺版.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劳动合同订立核心考点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