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山奇石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山奇石导学案

TOC\o1-1\h\u4212一、学习目标 1

2797二、学习重难点 1

5508三、预习检测 2

16744四、中心思想 3

28083五、段落划分 3

24604六、写作手法 4

19832七、读文感知 5

30795八、经典语句解读 7

7436九、预习检测答案 9

一、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态各异、神奇美丽,进而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通过细致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黄山奇石的独特之处,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资料,能够想象并描述黄山奇石的形态,锻炼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黄山奇石的美丽与神奇,学习其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在于深入理解并感受黄山奇石的形态各异和神奇美丽。通过细致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生动描绘,从而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学习难点则在于如何准确描述和想象黄山奇石的形态。由于黄山奇石形态各异,且课文中的描写较为抽象,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结合课文描述和图片资料,想象并描述出黄山奇石的独特之处。

三、预习检测

一、填空题

1.《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黄山上的__________,展现了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奇石的形象。

二、选择题

1.黄山奇石中最像桃子的是哪一块?()

A.猴子观海B.仙人指路C.仙桃石D.金鸡叫天都

2.“猴子观海”中,“猴子”指的是什么?()

A.一种动物B.一块巨石C.一个传说D.一个景点

三、简答题

1.请简要描述“仙桃石”的特点。

2.课文是如何描写“猴子观海”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并读一读。

四、拓展题

1.如果你有机会去黄山,你最想亲眼看看哪块奇石?为什么?

2.想象一下,如果你在黄山游玩时,突然发现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你会如何描述它?

五、写作题

以“我心中的黄山奇石”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一块你想象中的黄山奇石,并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它奇特。

四、中心思想

《黄山奇石》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黄山各种奇石的生动描写,展现了黄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奇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文章中,作者详细描绘了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形状和特色,使得黄山的“奇”和“多”的特点跃然纸上。同时,通过对这些奇石的描写,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领略了黄山的自然美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五、段落划分

《黄山奇石》的段落划分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将文章分为五段:

第一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

第二段至第五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分别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四处石景:“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另一种方式是将文章分为六段:

第一段同样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和总体景色。

第二段至第五段详细描写了四处具体的石景。

第六段则概括介绍了黄山的其他奇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六、写作手法

《黄山奇石》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来描绘黄山的奇石,使其形态各异、趣味横生。

课文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把“石”比喻成“大桃子”,使仙桃石更加生动形象;将巨石赋予雄鸡的动作,通过“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停的啼叫”这样的描述,使静止的景物活了起来,不仅使被描绘的景物栩栩如生,也使行文富于变化,不致于呆板。此外,拟人手法的运用也十分出色,如“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将巨石拟人化为仙人,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课文采用了详略结合的写作方式。对于主要描写的奇石,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作者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不仅写了奇石所在的位置,还具体描写了奇石的样子,尤其注重对动作的描写,如“蹲、抱、飞、指”等,使得原本冷冰冰的石头一下子变得活灵活现。而对于其他奇石,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则进行了简略的提及,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课文的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作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奇石风景图,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黄山奇石的神奇和美丽。

《黄山奇石》

文档评论(0)

干中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