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肾脏疾病检验
复习1:肾解剖学特点
肾脏是一个24小时工作的“清洗工厂”。外形象蚕豆,左右两个分布在腰部脊柱两侧。在成年人,每一个肾脏的大小都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
复习1:肾解剖学特点
左肾
右肾
位置:腹后壁,脊柱的两侧、右肾较左肾低。
形态:蚕豆形、左右各一、内侧凹陷,称肾窦。肾窦的开口处为肾门,有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等进出。
肾动脉
肾静脉
正常人每天平均尿量1500~2000毫升,肾脏功能丧失仅存20%时,仍然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活,而不为察觉。
肾脏
肾实质
肾间质
肾皮质
肾髓质
含肾小体、肾小管和肾柱
15-20个肾椎体组成,主要由肾小管组成。
由少量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构成。
复习2:肾组织结构特点
肾
实质
肾
单
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髓袢细段
远端小管
集合管
复习3:肾血液循环特点
②肾血流量大,但分布不均,主要在皮质。
①肾血液经过两次毛细血管才回到静脉
肾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与集合管
周围毛细血管网
静脉
血压高,有利于滤过
血压低,有利于重吸收
复习4:肾生理功能特点
肾小管重
吸收功能
肾小球
滤过功能
肾的分
泌功能
肾的内分泌功能
见《生理学》
生成尿液,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调节细胞外液量、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肾素
前列腺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作用:三层结构的细胞之间存在大小不同的间隙,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基础。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
血管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肾小管部位不同,重吸收功能不同
分泌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能将细胞或血液中的一些物质转运到管腔中
肾小球滤过功能: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酸等小分子物质和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血清肌酐测定
1.肌酐概述
(1)碱性苦味酸法
(2)肌氨酸氧化酶法
3.血清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
2.肌酐测定方法
肌酸
脱水
肌酐
1.肌酐概述
肌酐
100%
滤过
0%重吸收
释放到血液
0%分泌
内源性肌酐
外源性肌酐
肌酐
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
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
在控制肉类食物摄入,身体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未进行剧烈运动情况下,体内每日肌酐的生成量会比较稳定。血肌酐含量能反映肾的滤过功能。
100%
滤过
0%重
吸收
0%分泌
(1)碱性苦味酸速率法(Jaffe反应法)
2.肌酐测定方法
用510nm波长测定A,计算出血肌酐的含量。
黄红色化合物
肌酐
苦味酸+
OH-
假肌酐
(待测血清)
(试剂)
用500nm波长测定A,计算出血肌酐的含量。
肌酸
肌酐+H2O
(待测血清)
(2)肌氨酸氧化酶法
2.肌酐测定方法
肌酸+H2O
肌氨酸+尿素
肌氨酸+O2
甘氨酸+甲醛+H2O2
H2O2+4-氨基安替比林+色原物质
红色醌类化合物+H2O
(试剂)
(试剂)
P29Trinder反应
3.血清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肌酐含量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率来决定的。
*血肌酐能较准确反应肾实质受损,但非敏感指标,因为人体肾脏的代偿能力强,肾小球滤过率降到50%以下时,血肌酐浓度才升高。Cr增高是反映肾功能衰退的后期指标,
如急性肾衰、慢性肾衰
*单纯血肌酐升高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
*血肌酐增高,一定要进行关于肾脏方面的检查,以免误诊或延误病情。
*血肌酐降低一般见于妊娠、肌肉萎缩性病变及肝功能障碍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