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货车后部防护装置的结构计算设计9800字 .docx

货车后部防护装置的结构计算设计9800字 .docx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货车后部防护装置的结构计算设计

摘要

目前,我国汽车安全研究侧重于主动安全性方面,被动安全方面的试验测试和研究较少,且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重点在于小车保险杠的改进与优化,鲜有涉及载货汽车后下部安全装置的碰撞试验研究。在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占很大的比重,追尾碰撞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故形式。在涉及大型货车的交通事故中,小轿车追尾大货车造成的恶性程度很大,极易造成车毁人亡。小轿车追尾大货车事故约占追尾交通事故的46%,其致死比例是轿车与其他车型碰撞致死比例的四倍。因此,设计安全、可靠的货车后部防护装置非常有必要。

货车后部防护装置由防护架、液压缸和连接装置组成。当小车冲撞货车后部时,货车后部防护横梁阻止小车钻入,防护横梁支撑臂后部连接的液压缸对其碰撞起到缓冲作用。发生碰撞时,液压缸中的活塞受到外部碰撞力发生移动,由于液压油的存在,对外部碰撞力有一个反作用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由于液压油流速较大,压力较高,启动减压阀,减压阀的阀芯移动,致使压力降至设定压力,对流速进行控制,起到相应的缓冲作用。

本论文主要进行货车后部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首先,确定了货车后部防护装置的整体方案;其次,进行了货车后部安全防护装置中防护架的设计及相应校核;随后,进行了货车后部安全防护装置中液压系统的设计及相应校核。

关键词:货车;防护装置;液压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论文主要内容 3

2货车后部防护装置的整体方案 4

2.1防护装置的设计要求 4

2.2防护装置的总体结构 5

2.3防护架的选择 5

2.4初始参数 6

3防护架的设计 8

3.1防护架的组成 8

3.2防护架的计算 8

3.2.1碰撞力的计算 8

3.2.2相关结构的设计 9

4液压装置的设计 13

4.1工作原理 13

4.2液压缸的设计 14

4.3活塞和活塞杆的设计 15

4.4端盖的设计 17

4.5缓冲装置和排气装置的设计 18

4.6减压阀的设计 21

4.7防护架连接装置 21

4.7.1连接装置装配形式 22

4.7.2连接装置强度设计 22

结论 23

参考文献 24

1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尽管汽车的出现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带来了极大的出行安全性问题。2008年,全国累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约25万起。在2009年的上半年,全国总共发生了道路交通事故107193起,造成了29866人死亡、128336人受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命,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追尾碰撞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故形式。在涉及大型货车的交通事故中,小轿车追尾大货车事故(如图1所示)约占追尾交通事故的46%,其致死比例是轿车与其他车型碰撞致死比例的四倍[1,造成的恶性程度很大,极易造成车毁人亡。为了防止并减轻载货汽车被追尾事故带来的严重伤害,大型载货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必须引起重视。

图1小轿车追尾大货车事故现场

目前,我国大型载货汽车后防护栏的被动安全性水平低下,在离地高度、刚度、强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2]。只有设计出合适的后防护装置,才能切实提高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有效保护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的安全。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货车后防护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首个实车碰撞试验台在清华大学搭建成功并投入试验研究[3]。西华大学在2014年进行了货车后部装置的优化设计,达到防止安装了不合格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车辆进入社会的目的,对开展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设计工作具有积极推动意义[4]。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2016年设计了一款新的货车后部防护装置,设计了一款兼顾车辆通过性能,在遇到障碍物时可向后翻转的新型RUPD并通过静态加载、壁障碰撞、车辆追尾等碰撞仿真分析,验证RUPD的缓冲吸能性和阻挡性能。新装置对于提高货车通过性以及追尾碰撞相容性,减轻对追尾乘用车内乘员的伤害有重要意义[5]。

(2)法规方面

欧美等国家对汽车碰撞事故安全性的研究性较早,且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法规体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法规就是欧洲的ECE和美国的FMVSS。日本是汽车市场经销量大的国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