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7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第7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构建·时空坐标】;【归纳·阶段特征】;第7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据《二十四史》记载,

从汉朝到清朝1700多年

中,琅琊王氏家族出了

36个皇后,36个驸马,

92个宰相,文人名士更

有600多位。;3.政治制度

(1)中央: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______,与中书省和门下省

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3)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链接·选择性必修1·P30】;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及影响

(1)内容:由三国时魏国尚书令陈群提出,西晋成为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隋朝科举制实施乃废。

由中央挑选中正官,然后按家世、品德、才干,计赀定品,于

中正官所在的州郡选拔人才。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

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2)影响:建立之初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

并重;同时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

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

后期选拔标准仅重视门第出身,使得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

同时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担任,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

的大族。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被世家大族垄断,形成“上品无

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形。;4.律令儒家化【链接·选择性必修1·P47】

(1)推动因素

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__________。

②魏明帝时期,设置________,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

(2)评价:法律以亲属之间的__________为量刑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

提倡的三纲五常。;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

(1)以刑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的法律始终以刑法为主,民法、诉讼法、

行政法诸法合一,民刑不分。

(2)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儒家思想对古代法律影响深刻,礼法并用。

(3)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

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

(4)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

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

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5.户籍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1·P100】

(1)黄籍与白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以______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

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______”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2)“土断”: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

郡县户籍,称作“______”,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内迁

东汉以后,分布于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与汉族杂居,

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少数民族内迁后受到统治阶层沉重压迫,民族矛盾激化,在西晋内乱

后纷纷起兵,建立政权,加剧了国家分裂。

另一方面,两者交往、交流、交融,少数民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

也为汉族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魏晋时期民族交融的五大途径

(1)民族迁徙: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与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2)联合斗争:统治者的剥削和连年战乱,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

(3)友好往来: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

(4)民族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

交融。

(5)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多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实质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实质上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

扩展。

(3)从经济形态的角度看,民族交融的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