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2章血缘和地缘;也就是说,外来人正好成为商业的媒介。现代社会从商业里发展出了地缘的社会关系。如果说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那么地缘就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社会也就带来了权利与义务的意识,以及法律。因此,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也是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社会性质的转变。;【结构导图】;一、辨析概念
1.写出下列概念的含义。
(1)血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二、探讨问题
2.请结合相关语段,解释文中“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这句话的含意。;3.中国是如何从人情性的血缘性乡土社会向商业性的地缘性现代社会演变的?;三、学以致用
4.每年到春节的时候,各地都会出现“春节回乡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1)客边:客人或外地人。元代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中有:“[东坡云]小官今日薄酒一杯,特来还敬。[正末云]大人,客边何劳如此?”
(2)寄籍:长期离开本籍,居住外地而有的外地的籍贯(区别于“原籍”)。
(3)信托: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鲁迅《祝福》中就有做中人的卫老婆子替祥林嫂做“信托”,因为“她不是鲁镇人”的相关情节。;第13章名实的分离;或者说是不出英雄的。但乡土社会在速率很慢的社会变迁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方式,那就是名实的分离——表面上绝对承认长老统治下沿袭下来的传统,实质上由社会变迁的需要改变其内容,却用巧妙的注释适当地“歪曲”原意,这就造成了乡土社会中名与实的分离。;【结构导图】;一、辨析概念
1.写出下列概念的含义。
(1)社会继替与社会变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势权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讨问题
2.试结合本章内容,比较一下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时势权力的主要不同点。;4.“名实分离”的原因是什么?试总结归纳。;(1)父不父,子不子:出自《论语·颜渊》。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答道:“国君的行为要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要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要符合儿子的要求。”齐景公说:“说得好啊!要是真的国君的行为不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不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不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不符合儿子的要求,即使有粮饷俸禄,我能来享用它吗?”;(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出自《论语·学而》。原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其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的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的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像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
同样以三年为节点的还有古代的“丁忧”制度。丁忧制度要求子女在父母死后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任官者须离职。因特殊原因国家强召丁忧的人为官,叫作“夺情”。;(3)无违:特指不要违背礼法、天道。
出自《论语·为政》。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第14章从欲望到需要;【结构导图】;一、辨析概念
1.写出下列概念的含义。
(1)欲望与需要: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课件(共30张PPT).ppt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共98张PPT).pptx
-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21-22版:晨学任务单(二)(步步高)x-单元复习与测试-第五单元 《乡土中国》-课件.pptx
- 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版:第五单元 学习单元一 整体浏览——序言、后记、目录阅读(步步高)x-单元复习与测试-第五单元 《乡土中国》-课件.pptx
-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5课时课件1-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部编版(共14张PPT).pptx
-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4课时课件1-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部编版(共12张PPT).pptx
- 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20-21版:第五单元 学习单元四 社会秩序与权力——礼治与长老(8~11章)(步步高)x-单元复习与测试-第五单元 《乡土中国》-课件.pptx
-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4课时 课件(共27张PPT).pptx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