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桥》导学案
TOC\o1-1\h\u7819一、学习目标 1
24028二、学习重难点 1
2542三、预习检测 2
11796四、中心思想 3
21823五、段落划分 4
16086六、写作手法 5
22267七、读文感知 6
31035八、经典语句解读 7
22053九、预习检测答案 9
一、学习目标
《桥》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把握故事的基本内容;其次,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人物在危难时刻的抉择和担当;再次,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即面对灾难时,人们应该团结一心、舍己为人,共同抵御困难;最后,通过本课学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体悟能力以及道德品质,培养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担当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课文《桥》的学习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即面对灾难时,人们应如何展现团结与担当精神,这是理解课文主旨的关键;其次,体会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描绘场景时运用的写作手法,如语言描写、心理刻画等,这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再次,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以丰富语言表达;最后,理解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这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克服这些重难点,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预习检测
一、填空题
1.《桥》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老支书在洪水来临时,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老支书无私无畏、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2.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其中设置悬念的地方如: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直到最后,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以“桥”为题,贯穿全文,具有深刻含义。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是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B.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C.课文情节跌宕起伏,设置了悬念,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直到结尾才交代清楚。
D.课文在表达上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课文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
A.让人物关系更清楚
B.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C.更能表现人物的品质
D.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三、简答题
1.请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中的老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中心思想
六年级课文《桥》的中心思想主要是赞美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位村支部书记在洪水到来时,沉着镇定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展现了老支书在危难时刻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优秀品质。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学习老支书身上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指导和启示。
五、段落划分
《桥》这篇六年级课文的段落划分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但普遍接受的划分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划分方式是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这部分描述了在山洪暴发时,村庄的人们都惊慌失措地涌向窄窄的木桥。
第二部分(第7~23自然段):详细描写了老支书如何临危不乱,疏导人们有序撤离,包括桥塌时他殉职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24~27自然段):这部分主要描述了洪水退后,一位老太太来到桥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第二种划分方式是将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这部分描述了黎明时分,山洪暴发,村庄里一片混乱。
第二部分(5~13自然段):描写了老支书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组织群众撤离。
第三部分(14~23自然段):详细叙述了桥塌后,一个小伙子失去了生命,老支书也以身殉职。
第四部分(24~27自然段):描述了洪水退后,一位老太太来桥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这两种划分方式都强调了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无论采用哪种划分方式,都应该注意保持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连贯性,以便更好地展现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立体性。
六、写作手法
课文《桥》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来展现故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