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首叙事诗,是白居易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全诗通过烧炭--卖炭一-抢炭的完整情节,塑造出一个勤劳、艰苦却不幸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批判。《卖炭翁》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唐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的主题是“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白居易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不仅有杜甫似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且,以诗讽谕,劝谕君主,看似本分,但实际是需要良知和勇气的。引导学生理解他的精神,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能初步品味古诗中的作者感情,能赏析浅显的诗句,但在炼字品句、品味细节描写、感悟深层意蕴上尚有不足。学生虽然掌握了朗诵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但容易流于字音正确,并不能通过诵读揣摩文字背后的情思意蕴,教学中应该加强诵读指导,通过多种诵读方法,逐渐使学生掌握以读促品、以品促读的读诗方法。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
2.品味精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对比手法,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品味精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主旨,培养学生担当意识。
【学习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熟读全诗,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一的时候我们学习过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小学时还学过他的《忆江南》,那些轻浅悠闲、文词优美的诗作可不是白居易唯一的模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不一样的白居易。(板书课题及作者:《卖炭翁》白居易。大屏幕同步显示课题)
二、读诗明韵
1.请同学们朗读诗歌,注意下面一些字的读音:
鬓裳辗辙骑将系
2.这首诗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应该以什么样的节奏来读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教师请4名同学分段把全诗读两遍)
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音,听节奏,听语气。
4.疏通文意
苦宫市也。”宫市,指唐(1)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2)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的辛劳。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9)困:困倦,疲乏。
(10)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11)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i):骑马的人。
(12)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沼书。
把:拿。称:说。救(chi):皇帝的命令或
(14)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15)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得,能够。惜,舍。
(16)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17)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红绡:一作“红纱”值”,指价格。
(18)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
三、知人明事
1.这是一首叙事诗,写一位卖炭翁的遭遇。诗人在诗下小序中自注:“《卖炭翁》,苦宫市也。”那么,你能从第一段中读出卖炭翁的苦处吗?
预设:(1)艰辛:伐薪烧炭南山中;晓驾炭车;牛困人饥;泥中歇。
(2)年老:两鬓苍苍十指黑。
(3)穷困: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明确:卖炭翁是诗人笔下的一位年老体弱,却因为生活穷苦,不得不艰难辛苦,烧炭谋生的劳动人民形象。
2.除了以上三个特点,他接下来的遭遇就更是雪上加霜。自读第二段,看看诗人刻画了卖炭翁的哪些特点?
预设:(1)不幸。
(2)无奈,卑微:惜不得。
3.文中两次写到卖炭老人的心理:心炭贱时即使身着单衣也情愿天再冷一些,苦数天期望衣食可安的炭被宫使拿走却得反抗。请大家想象,没有了炭,缺衣少食的老人再回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预设:(1)卖炭翁冻死、饿死、病死。
(2)卖炭翁及家人都死了,
明确:宫市的掠夺对于在安史之乱之后本就生活困苦的普通劳动人民而言可能是家人,至少也是一个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