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导学案
TOC\o1-1\h\u32431一、学习目标 1
14064二、预习检测 1
23395三、全诗译文 3
2076四、中心思想 4
28331五、读文感知 5
1023六、考试常见题型及答案 6
一、学习目标
理解并背诵这首词,掌握其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流畅地朗读并感受其韵律之美。
深入体会词中所描绘的夏夜乡村田野风光的优美,以及词中流露出的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通过想象和联想,将词中的景象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增强对词意的理解。
学习词人辛弃疾的艺术风格,感受其词作中蕴含的豪放与细腻并存的特色。通过本词的学习,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预习检测
一、填空题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词人__________。
答案:辛弃疾
2.词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通过描写__________和__________,烘托出乡村夜晚的宁静与丰收在望的喜悦。
答案:稻花飘香;蛙声阵阵
二、选择题
1.下列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月升起,惊飞了树枝上的鹊鸟,清风吹拂,半夜传来蝉鸣声。
B.鹊鸟因为明月而惊恐飞走,蝉在清风中鸣叫到半夜。
C.明月照耀下的树枝惊飞了鹊鸟,清风带来了半夜的蝉鸣。
D.鹊鸟和蝉因为明月和清风的出现而惊慌失措。
答案:A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主要表达了词人()
A.对黄沙道中美景的赞叹。
B.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C.旅途的艰辛与疲惫。
D.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B
三、简答题
1.请描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这句词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夏夜画面。明亮的月光洒在树枝上,惊起了栖息的鹊鸟,它们扑棱着翅膀飞离枝头。同时,清风徐来,带来了远处阵阵蝉鸣,声音悠扬而持久,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2.词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句有何妙处?
答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句,词人巧妙地运用数字和形象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寥落的疏星淡雨图。七八个星星悬挂在天边,显得天空高远而空旷;两三点雨滴飘落在山前,又显得环境静谧而清幽。这样的描写既符合夜行黄沙道中的实际景象,又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三、全诗译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全诗的译文如下: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夜行图,通过明月、清风、稻花、蛙声、星雨、茅店等意象,展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词中也透露出词人因国家沦亡,南归后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
四、中心思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了词人辛弃疾对夏夜黄沙岭上美好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恬静的向往之情。通过描绘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花飘香、蛙声阵阵等自然景象,词人展现了一幅生动逼真的夏夜山村田园风光图。全词情景交融,体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以及对即将到来的丰收景象的欣慰和喜悦。
这首词也展现了词人辛弃疾的中年时代的生活情趣和心境。在夜行黄沙道中的过程中,词人沉醉于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忘却了路途的遥远和疲惫,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中心思想体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以及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恬静的向往,展现了词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五、读文感知
读罢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夏夜乡村世界。这首词以黄沙道上的夜行经历为线索,巧妙地将自然景色、田园风情与词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开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词人便以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等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夏夜画卷。明月高悬,清风吹拂,惊起了树枝上的鹊鸟,而远处的蝉鸣则如同夜半的歌声,悠扬而持久。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夜的宁静与美好,更让我们体会到了词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接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人通过稻花飘香和蛙声阵阵,生动地描绘出乡村夏夜的丰收景象。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上,人们谈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而蛙声则如同乐章中的旋律,为这丰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