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重温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全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的一贯主张。在新课标背景下,重温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仅能让我们有明确的方向感,而且有利于新课标理念的落地,有利于解决当今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能够让学生自能读书、自主学习、自我成长。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坚持不懈方能有效。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自学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把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视为语文教学“明明悬着的目标”,他甚至强调说:“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生有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就会变苦为乐,主动求索,乐此不疲,走向成功。
(一)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习惯
读书要咬文嚼字,方能领会和掌握文章的精髓和要旨。叶圣陶先生对此曾强调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他的特性。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也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至有误失。”
比如教学《桥》一文时,文中有两个“吼”字,吼的对象都是老支书的儿子。第一处“吼”,洪灾来临,危急时分,群众在有序撤离,竟然有党员插队,老汉极其愤怒;第二处“吼”,桥就要塌了,他想将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儿子,所以“吼”道:“少废话,快走。”引导学生抓住“吼”这个关键字眼细细品味,在前后对比中就能深刻体会到:老支书在群众和儿子之间,他选择了群众;在自己和儿子之间,他选择了儿子。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老汉形象:不徇私情和父爱如山。
(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从疑始。善于质疑是学生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疑问,才能进一步思考探究,才能有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预习是质疑的最好时机,因为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质疑能力可以按照从易到难、由表及里的过程进行培养,不可操之过急。可先从简单的字词句方面质疑,然后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思想、写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提问。培养质疑能力,关键在于呵护学生求知的内心需求,在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从提问中感受到尊重,体验到成长。要对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及时表扬,树立榜样,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渐渐地,学生便拥有了质疑的能力和习惯,就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在预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一个学生提出“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这样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触及了文章的内核,非常具有探究价值,教师及时表扬了他,并以此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探寻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体现了单元训练重点,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认为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主要一步是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边读书边思考,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把自己印象深刻的词句随时画下来,把所感所悟及时记录下来,留下思考的痕迹,有利于提高读书效果。“画”是指画文章的重点词语、句子,须重点领会的地方,画佳词妙句。“写”是指写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悟”所“虑”所“疑”,以及自己的看法、想法等。“画词画句”其实就是阅读理解的过程,“画”得正确与否,是对学生理解课文程度的一种检验;“写”则能表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有了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读书的本领,真正体现叶圣陶先生“透彻理解,必须反复玩味课文”的教学思想。
二、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教师要先教给学生一些自学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运用,才能逐渐形成能力。吕叔湘先生在解释叶圣陶先生“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这句话时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自学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
(一)教给学生解释词语的方法
学生在读课文时,经常遇到的障碍就是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词典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查到的只是一般的、笼统性的词义,并不是在特定语境中的确切意思,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比如教学《雾在哪里》一文时,第1自然段写道:“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淘气”一词是全文的关键词,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个词语,就要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他先把大海藏起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