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训练目标;;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荀子的学生,后世称他为韩非子。;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自相矛盾”这一词的?
借助注音和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在句中停顿处做记号。;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生字辨析;多音字;吾;矛;书写指导:;书写指导:;书写指导:;品读课文;称赞。;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再读课文,说一说:
楚国人是怎样夸耀他的盾与矛的?
为什么“其人弗能应”?
从这篇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楚国人是怎样夸耀他的盾与矛的?;如果“矛”戳穿了“盾”,就说明:“矛”很________,“盾”不_________。;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从这篇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自相矛盾;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拓展一;自相矛盾;拓展二;一、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二、《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趣味识字。;朗读指导:
停顿划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背诵指导:在理解本文的寓意后,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试着读出恰当的语气,在熟悉故事内容、充分理解寓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其人弗能应也。
不可同世而立。;老师指导:“誉”和“立”两个字,可以先查工具书,了解它们有哪些义项,然后联系上下文猜测它们在句中的意思。
(1)结合“陷”的注释,理解卖者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是在夸耀自己的盾,从而推断出“誉”是“称赞”的意思。;(2)先联系上文中卖者和围观者的对话猜测这句话的大意,即卖者答不上来,进而猜出句中“弗”的意思是“不”。
(3)结合前文可知,“不可同世而立”的东西是卖者的矛和盾,再根据常识判断出“不可陷之盾”和“无不陷之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种事物,进而明白“立”的意思是“存在”。;参考答案:“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卖者发现自己的前后说法之间是有冲突的,所以面对围观者的质问无法应答。;老师指导:在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想象为故事增加一些生动的情节,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卖者来到闹市叫卖的场景;或者根据插图,想象卖者和围观者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及两个人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想象卖者受质问“弗能应”后的表现和围观者的表现。;参考答案:楚国有个人,到集市上去卖盾和矛。他先举起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多么尖锐的东西都刺不破它!”然后,他又拿出自己的矛,夸起来:“我的矛很锐利,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它都能刺破!”围观的人无不惊叹,纷纷称奇。这时有个看客站了出来,并嘲讽地说:“如果用您的矛去刺您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被问得哑口无言,围观的人见状都散了。是啊,不能被刺破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课外搜集其他的寓言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话讲给其他人听,并说说你的感受。;语文园地六;交流平台;“交流平台”先点明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对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接着列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田忌赛马》中,孙膑分析了赛马双方的具体情况后,想到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来取胜的思维过;程;二是《跳水》中,船长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决定逼孩子跳水的思维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即先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意在引导我们有意识地尝试将课堂所学运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议方法;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及问题时,要沉着应对,及时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决。如,我下午放学后乘公交车刚回到家,却发现自己的数学练习册落在教室了,该怎么解决?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回校去拿,要考虑再次回校路上的安全问题,还有教室能否进得去;不拿,作业怎么做?经过分析比较,我打电话向老师说明情况,让同学拍照传题目给我,做在另一个本子上。当然,我为我的粗心诚恳地接受批评。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25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21 杨氏之子【精品】.pptx
- (最新)25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23 童年的发现【精品】.pptx
- (最新)25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精品】.pptx
- (最新)25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漫画的启示【精品】.pptx
- (最新)25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精品】.pptx
- (最新)25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8 威尼斯的小艇【精品】.pptx
- (最新)25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精品】.pptx
- (最新)25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pptx
- (最新)25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精品】.pptx
- (最新)25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6 田忌赛马【精品】.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