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指南急喉喑
Guidelinesfor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otolaryngologyinChinesemedicine—Acutelaryngitis
PAGE\*ROMAN
PAGE\*ROMANIII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围 1
术语和定义 1
诊断 1
诊断要点 1
鉴别诊断 1
辨证 2
证候分类 2
辨证要点 2
治疗 2
治疗原则 2
分证论治 2
中成药 3
其他治法 3
预防与调护 4
参考文献 5
I?
I?
引言
急喉喑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由于该病发病急,传变迅速,如不及时诊治,可引发急性喉梗阻。针对急喉喑,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进行诊断,中医药治疗方面主要以利喉开音为法,有辨证使用中药汤药、中成药、其他疗法等多种治疗手段。
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急喉喑”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调护,为临床提供“急喉喑”中医临床规范化处理策略与方法,全面提高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临床上“急性喉炎”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标准。
PAGE
PAGE1
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指南急喉喑
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急喉喑的诊断、辨证和治疗、预防与调护。
本标准适用于对急喉喑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可供中医科、耳鼻喉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急喉喑a×utelaryngitis
以起病急骤,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2]。
注1:本病还有“暴喑”、“瘁喑”、“喉喑”等名称表述。注2:西医学的“急性喉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诊断
诊断要点
病史
多有感冒、过度用嗓、发音不当等病史[1–2]。
临床症状
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声音不扬或嘶哑,甚至完全失音,或伴有咽痒、喉部干燥、疼痛[1–2]。
局部检查
声带及喉部黏膜充血、肿胀,或有声门闭合不全[3–4]。
鉴别诊断
需与急喉喑鉴别的病种有喉结核、喉白喉、肝郁失音等[3–4]。喉结核者吞咽时咽喉疼痛,严重者吞咽剧痛,影响进食,声嘶甚则失音;喉黏膜色淡水肿,初起黏膜凹凸不平,周围红肿,继而形成溃疡,溃疡浅表、可有多个,病变常以一侧声带较为显著,活体组织检查显示结核性病变。喉白喉者,声嘶显著,咳嗽呈犬吠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易发生喉梗阻,检查见喉部有白膜,白膜不易剥脱,白膜处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查出白喉杆菌。肝郁失音者,患者精神抑郁,虽然不语,
但常可作“嘘嘘”耳语声,咳嗽、哭笑时声音往往正常,声带色泽正常,边缘整齐,但多内收无力,声门闭合不全,与失音的严重程度不一致。
辨证
证候分类
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
辨证要点
风寒犯肺证[5]
猝然声音不扬或声音嘶哑,或有喉部微痛,吞咽不利,喉痒,咳嗽,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发热无汗,口不渴;声带和喉黏膜色淡红微肿,或有声门闭合不全;舌淡,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犯肺证[6]
起病急,声音不扬或声音嘶哑,喉内干痒不适,灼热疼痛感,或伴发热、头痛;声带和喉黏膜轻度充血肿胀,或有声门闭合不全;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
痰热壅肺证[7]
声音不扬或声音嘶哑,咽喉痛甚,咳嗽痰黄,气促胸闷,口渴,大便秘结;声带和喉黏膜色红肿胀,声带上或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或有声门闭合不全;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疗
治疗原则
利喉、开音。
分证论治
风寒犯肺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开音。
主方:六味汤(《喉科秘旨》)、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加减[5–8]。(推荐级别:D)
常用药:麻黄、苦杏仁、甘草、防风、木蝴蝶、僵蚕、蝉蜕。
风热犯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泻热开音。
主方:疏风清热汤(《中医喉科学讲义》)、银翘散(《温病条辨》)、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5–8]。(推荐级别:D)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蝉蜕、木蝴蝶、牛蒡子、玄参、桔梗、桑白皮、荆芥、甘草。
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肺化痰,利喉开音。
主方: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清气化痰丸(《医考方》)加减[5–8]。(推荐级别:D)常用药: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苦杏仁、瓜蒌子、浙贝母、天竺黄、蝉蜕、木蝴蝶、胖
大海。
中成药
风寒犯肺证:三拗片[9]。(推荐级别:D)
风热犯肺证:金嗓开音丸[10–11](推荐级别:C)、黄氏响声丸。(推荐级别:C)痰热壅肺证:甘桔冰梅片[12]。(推荐级别:C)
其他治法
含服
铁笛丸[13]:每次1丸,一日2次。(推荐级别:D)
蒸气熏蒸或超声雾化吸入
辨证选用中药药液蒸气吸入或中药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如风热犯肺者用双黄连注射
企业信息管理师持证人
新能源集控中心项目 智慧电厂建设项目 智慧光伏 智慧水电 智慧燃机 智慧工地 智慧城市 数据中心 电力行业信息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