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合理用药探讨1修.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理用药探讨1主讲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学部刘东义

1、什么是合理用药?所谓合理用药,就是以医药理论为根底平安、有效、经济的使用药物,它强调不仅要发挥药物的最大有效性,而且必须考虑到用药平安性和经济性。

2、合理用药应包括哪几方面?

3、为什么强调合理用药药物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会导致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的病人中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据国家卫生部报道,中国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从历史上看,20世纪初期至21世纪初来所发生的惊人药害事件就有17起,至少死亡2万余人,还有上万人致残: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巴西等国家有许多人用二硝基酚作为减肥药,结果约1万人患了白内障。氨基比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例子也相当多,仅美国一年就有近2000人死于此病。20世纪50年代末,一种降胆固醇药三苯乙醇上市不久,结果导致美国约1000人患白内障。

20世纪50年代,欧洲报告了2000名肾脏病人是服用解热镇痛药非那西丁所致,有几百人死于肾功能衰竭。非那西丁对人体的危害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还较严重,至21世纪初仍有类似情况发生。

中国大约有2000万聋哑人,其中60%~80%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尤以儿童使用者居多。

中国1989年统计说明,药源性疾病发生率为10%~30%。药源性肝脏病发生率为10%左右,肝炎病人中20%是药物所致:消化道药源性疾病发生率高达20%~40%;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约5%~20%是药物引起;药源性肺病约4.7%~7.3%。

5、合理用药原那么有那些?

由于药物的局限性,即品种有限及疗效有限,疾病的无限性,即疾病种类无限及严重度无限,因此不能简单以疾病是否治愈作为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理论上说合理用药是要求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而防止或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响。当然这也不够具体,因此只能提出几条原那么供临床用药参考。

6、不合理用药有哪几种表现?

〔1)有病症未得到治疗;〔2)选用药物不当,以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3)用药剂量缺乏、用药过量或疗程过长;〔4)不适当的合并用药;〔5)无适应症用药;

7、不合理用药的后果有几种?

〔1)延误疾病的治疗;〔2)浪费医药资源;〔3)产生药物不良反响甚至药源性疾病;〔4)酿成药疗事故

8、合理用药十大原那么1.优先使用根本药物。

2.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那么。

3.买药要到合法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置。

4.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本卷须知、不良反响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5.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合理用药十大原那么6.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响,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7.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8.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谨防儿童及精神异常者误服、误用。

9.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10.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9、有关合理用药必知的重要概念药物不良反响:根据?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第二十九条,药品不良反响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响。

药品的不良反响1、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如阿托品被用于解除胃肠痉挛而引起口干等。2、毒性反响。如引起失眠、耳鸣、贫血、肝功能损害等。3、过敏反响。4、三致作用。致畸形、致突变、致癌等。5、后遗效应。6、继发性反响

药品的不良反响分类1.A型不良反响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反响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病症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主要表现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响、首剂效应、继发反响、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

2.B型不良反响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响。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1%〕,死亡率高。进一步分类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响和变态反响。

3.C型不良反响有些不良反响难以简单地归于A型或B型,有学者提出为C型不良反响。C型不良反响的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有些发生机制尚在探讨中。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