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2合理利用网络?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2017年3月27日,“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青少年学生在利用手机网络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与人交往的同时,要做到()
①提高辨别能力,拒绝不良信息
②遵守法律,不造谣传谣,不泄露国家机密
③谨防上当受骗,拒绝使用网络
④追求新奇刺激,广交各种网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3.小永在初一时是一名学习优秀、思想进步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学会了上网,从此迷上了网络游戏,家长和老师多次教育他仍不知悔改。为获得上网吧的钱,他与另一名同学进行抢劫,被抓到了派出所。这一材料主要告诉我们()
A.小永是一个网痴
B.网络是害人的东西
C.谁上网就会被迷上,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D.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要文明上网
4.2016年12月,深圳一网民因传播“深圳发生恐怖袭击,砍死11人”的虚假恐怖信息,构成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行政拘留二日。该网民的行为警不我们青少年()
A.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短,避其所长
B.要学会采取各种网络技术手段达到自己目的
C.违反法律就要受到刑法处罚
D.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5.“一回家,爸爸就拿着手机趴在沙发上打游戏……手机像一个诅咒,把爸爸变了个样子……爸爸您就放下手机,陪我一起玩嘛!”2017年4月23日,看着正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所写日记《我的爸爸》,内江市威远县城区的李俊内心十分震撼,满是愧疚。此时,他才意识到,在过去3个月中,他痴迷手机游戏,几乎不陪女儿,连检查女儿家庭作业时也“机不离手”,自己的不称职行为已影响到女儿的健康成长。这启不我们()
A.网络有利有弊,要善于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B.加强网络管理,禁止未成年人上网
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拒绝并远离网络
D.抵制网络诱惑,网络游戏绝对不能玩
6.如今,互联网这一高科技工具已被中小学生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网络不可避免地又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因此,面对互联网青少年错误的做法是()
A.避免网络交往,因为只有现实交往才安全
B.在网络交往中应该十分谨慎,避免盲从
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D.正确使用网络,学会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7.2016年4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拉开了序幕。“秦火火”等多名长期造谣生事的网络“大谣”均受到法律的惩处。这给我们的启是()
①公民要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②公民的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③公民要自觉遵守网络公德
④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彰显了社会正义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谈谈你对网络信息的认识。
(2)漫画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9.学习了“合理利用网络”一框后,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山东临沂徐玉玉被骗猝死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众之所以对“徐玉玉案”热切关注,不仅出于对这个花季少女不幸遭遇的痛惜、对网络诈骗之猖獗的愤慨,更出于一种期许。徐玉玉这个准大学生为何轻易被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看到诈骗分子十分熟悉和了解她的个人信息而放松了警惕。
(1)“徐玉玉案”的发生表明网络上存在哪些陷阱?
(2).“四有好网民”即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网络空间文明秩序的建立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做“四有好网民”,既是网络新文明的基石,也是网络空间新秩序的基石,更是网络强国的基石。为此,该校八年级(1)班向全校学生发出争做“四有好网民”的行动倡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同步习题新教材.doc
- 部编版整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0课-10.1-关心国家发展-教案.doc
- 部编版整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6.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学案教师版.doc
- 部编版整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同步测试2教师版.doc
- 部编版整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4.3诚实守信-学案学生版.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3课-3.2遵守规则学案教师版.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同步训练.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同步训练.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训练.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