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024)教案
20.外国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受并学习诗人面对困难或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学会慎重面对人生选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2.教学难点: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练的语言,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普希金相关的文学常识,熟读并背诵本诗。
2.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3.感悟作者在困境中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独白: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对人生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又当如何呢?我们一起走进《外国诗二首》,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2)辨一辨形近字。
释一释重点词。
(5)教师:怎样阅读诗歌?
方法指导: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旨在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含的道理和表现的手法。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他出身贵族家庭。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发表政论和文艺批评。其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中就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
预设:
教师:同学们,反复朗读这首诗,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劝告)
学生: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希望)
教师:同学们,作者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该怎么做?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教师:同学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学生分析:两个“不要”,一个“须要”,一个“相信”,语气坚定,态度明确,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找出诗人是如何对待现在、未来、过去的,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现在:“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学生:未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学生:过去:“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教师补充:
诗人在这样的处境下,没有丧失希望和斗志,仍热爱生活,追求自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是个有着真诚博大的胸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的人。
教师:同学们,说一说:如果让你把这首诗送给身边的人,你认为可以送给什么人?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
学生:对未来失去希望的人
学生:对过去充满悔恨的人……
四、深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学生默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生: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的。
教师:同学们,“你”指什么人?
(学生默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你”是指和作者一样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由此可见,这也是作者写给“知己”的,能读懂他的人的。诗歌中的推己及人,让这首诗歌更有价值。
教师追问:同学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8.井岗翠竹》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9.紫藤萝瀑布》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9.紫藤萝瀑布》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0.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0.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_1.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_2.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_3.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_4.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