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024)教案
25.活板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理解词语的一词多义,会认读课文,读准词句。
2.熟读课文,了解时间与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本文时间(工作程序)和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2.教学难点: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梦溪笔谈》及其毕昇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章,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知识获取轻而易举。但在古代,书籍稀缺,每一本的诞生都极为不易。大家想想,在没有电脑、打印机的时代,古人是如何复制书籍、传播知识的呢?其实,早在北宋时期,我们智慧的先辈就发明了伟大的活板印刷术,极大地提高了复制效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沈括的《活板》,探寻这一古老印刷术的奥秘,看看它是如何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沈括”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出生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踏上仕途。沈括一生笔耕不辍,成就斐然,其代表作《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内容涉及天文、历法、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领域。他不仅记录下当时科学成就,还展现独特见解。《活板》一文,就体现他对古代印刷术的重视与精准记录。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本文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当时文化繁荣,科举盛行,对书籍的需求极大,传统雕版印刷已难以满足。毕昇发明了更先进的活字印刷术,作为科学家的沈括,为记录这一伟大发明,详细介绍活板印刷的方法和优势,写成《活板》,使其成为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
(3)课本知识
教师讲解涉及这课的重要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1:作品介绍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领域,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该书不仅反映了北宋的科技成就与社会风貌,也体现了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卓越见解,具有极高的科学和文化价值。
预设2:人物介绍
毕昇(?—约1051),北宋时期伟大的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出生于普通平民家庭,生活在雕版印刷盛行的时代,深知其弊端。经过长期实践与钻研,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刻字,排版印刷,极大提高了复制效率,降低成本,推动文化传播,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重要推动者。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读一读生字词。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
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预设:
教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疏通,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翻译一下
(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分析翻译)
预设:【译文】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时人们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从冯瀛王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预设:
教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疏通,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翻译一下
(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分析翻译)
预设:
【译文】宋朝庆历年间,有一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盖好。想要印刷时,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个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烤;等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
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预设:
教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疏通,下面我们一起把本文翻译一下
(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分析翻译)
预设:
【译文】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显得极其快速了。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
“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以准备用一板内有重复的字。
教师:同学们,再读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8.井岗翠竹》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9.紫藤萝瀑布》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9.紫藤萝瀑布》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0.外国诗二首》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0.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0.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_1.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_2.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教案_3.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