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读准节奏,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会认“畦”“闼”。
2.背诵全诗,并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知识积累和生活实际,理解诗意。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感悟《书湖阴先生壁》的写作特点。
4.借助搜集的作者资料,知人论世,品味诗人的高雅志趣,感受自然山水的美丽。
第一课时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在浩瀚的中华文化星海中,古诗词始终是一颗璀璨的星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的第三首古诗,请大家齐读课题《书湖阴先生壁》。
这首诗的诗题可理解为?“书……壁”指题写在墙壁上的诗。诗为什么要把这首诗写在湖阴先生家的墙壁上?
湖阴先生是何人?杨骥,字德逢,一位很有学识的隐士,也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看注释了解内容也是学古诗的好方法。
2.关于题壁诗,我们还知道哪些?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唐宋时期,不少寺院、驿站专门设有诗板供过往行人题诗。题壁诗往往有感而作,有所寄托,如林升《题临安邸》、苏轼《题西林壁》、崔颢《黄鹤楼》。
3.关于作者王安石,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这首诗是王安石因两次变法失败被贬至金陵(今南京)时所作。)
二、明诗意,品意境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点名读,相机指导“畦、闼”。
2.古诗,不仅要读得准确,流利,还要通过停顿读出古诗的韵味。教师示范朗读。
3.请同学们放慢朗读速度,在停顿的地方注意像老师一样“声断气连”。
4.同学们的朗读有歌的味道了,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以当画赏。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句一景。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找一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板书:院里:茅檐?花木?院外:一水?两山)
5.我们先来读第一句: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①茅檐是谁家的?干净到什么程度呢?诗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无苔)
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知道苔藓生命力强,繁殖旺盛,古代诗人对“苔”字也情有独钟。
这“苔”,是胡应能笔下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这“苔”,是叶绍翁笔下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这“苔”,也是王维笔下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③现在在王安石的笔下它却变得与众不同,请同学们再来读这句诗: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④这就奇怪了!当时是初夏时节,南京多雨,十分有利于青苔的生长,而且我们知道青苔多生长在阴冷僻静的地方,不好清除,诗人是如何让院子“净无苔”的呢?(时常打扫)
⑤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春天,细雨过后,地上苔藓滋长,湖阴先生会怎么做?(齐读);
夏天,微风卷起漫天柳絮,湖阴先生会?(女生读);
6.院子里不仅无苔,非常干净,还有什么值得欣赏的?花木成畦手自栽。
①畦的意思?从中你读出了什么?(花多、整洁有序不单调)
②成畦的花出自谁之手?(湖阴先生)
7.初夏时分,雨过天晴,当你踏入这样的茅草庭院,你会有什么感受?请通过你的朗读传达给给大家: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8.从中你感觉王安石的邻居——湖阴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勤劳质朴、情趣高雅)
9.王安石写的诗中有十几首与湖阴先生有关。在王安石的心中,湖阴先生是和陶渊明同一类型的人。
10.院内之景清洁幽雅。院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致呢?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①谁来说说你的理解?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农田。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②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笔下的“一水、两山”有什么特点?同学们都关注到了诗的两个关键词--“护田”“排闼”。这两个词,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思大家明白了,其实这两个词在写景中还暗藏了典故。
“护田”出自《史记》中的“因置使者护田积粟”,指汉朝在轮台设置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
“排闼”出自《史记》的“樊哙乃排闼直入”,说的是汉高祖刘邦称病不理政事,并下令群臣不经许可不得擅闯宫禁。樊哙为劝说刘邦竟无所顾忌,推门而入。
11.诗人用“护田”的西域使者形容河流,用“排闼”而入的樊哙形容青山。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一方山水的感情如何?
12.山水本是无情物,此时水却变得含情脉脉,那环绕的水仿佛伸出有力的臂膀将绿田拢在怀里,在水的呵护下,田里的庄稼长得翠翠的,绿绿的,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男生读)
水呵护着庄稼,仿佛母亲呵护着孩子。(女生读)
青山把门推开了,主动将一派青绿送到湖阴先生家,让我们读出水的柔情,山的殷勤。(齐读)
13.通过了解诗意,你觉得胡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花之歌》教学设计.doc
-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浪淘沙》 教学设计.doc
- 《浪淘沙》 课时练.doc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设计.doc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时练.doc
- 《盼》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桥》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宿建德江》 教学设计.doc
- 《宿建德江》 课时练.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