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青蛙吃虫子说课稿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说课稿;《青蛙吃害虫》说课及教后反思;我在设计和执教《青蛙吃害虫》一课时,本着追求实效;在这一环节,为了在课的开头就能牢牢吸引学生的留意;对于教材中的情境图我做了一个小改动,就是为这两只;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得格外乐观,;其次个环节“依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是培育学生利用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力量;看到了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青蛙吃虫子说课稿
《青蛙吃害虫》说课及教后反思
我在设计和执教《青蛙吃害虫》一课时,本着追求实效,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根本,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依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三)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解决问题,(四)巩固练习。首先,我来介绍一下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为了在课的开头就能牢牢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我抓住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所以就从学生宠爱的猜谜语活动导入,我先调动孩子的乐观性说:“今日老师这就有一个谜语,看谁呀能很快猜出是什么?大家可要认真听呀!”孩子们马上各个兴致勃勃,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当我把谜语刚刚说完时,孩子们就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青蛙”。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猛烈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活泼、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对于教材中的情境图我做了一个小改动,就是为这两只小青蛙起了名字“青青”和“蛙蛙”,目的是将两只小青蛙有所区分,这样,在后面环节“提出数学问题”时,孩子们表述起来就比较便利了。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学问的距离,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孩子们更加感兴趣。对于情境图中的两条数学信息,我是这样处理的。我没有把信息直接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找一找,说一说,由于孩子们对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再生疏不过,几乎成了一个定式,假如我此时转变一下策略,必定会给学生带来新颖感,引起学生的兴趣。经过思考以后,我把这节课要用到的数学信息提炼出来,通过我的表述让学生猎取信息。所以我就以两只小青蛙的口气说出“青青吃的害虫的只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6。”和“蛙蛙吃的害虫的只数是一个在10至50之间的整十数。”让学生进行猜想,孩子们都举起小手抢着回答,“青青吃了56只害虫。”在猜想蛙蛙吃的害虫的只数时,学生不能一下子说准,我就用“多了”或“少了”这样的词语来提示学生,所以孩子们也顺当的猜出是30只害虫。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挑战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对前面学问进行复习,唤起那些留意力,还没有集中到课堂上的,学生的,学习意识。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得格外乐观,参与热忱很高,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但这还是我的一个尝试,在新课导入环节中还有那些好的方式方法,同样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呢?期望听到各位老师贵重的阅历,感谢大家。
其次个环节“依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这一环节,是培育学生利用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力量。在教学中,我接受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教学方法。肯定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仆人,学生当上仆人后,自然就有了学习的热忱和兴趣。学生在提问题时,由于是一年级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力量还不强,所以提出的问题有的时候是不合理的,比如,有的同学就提出了“青青比蛙蛙少吃了多少只害虫?”这样的问题其实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简洁消灭的,尤其是思维力量稍弱的学生更简洁消灭,所以在教学时,我在这里没有怕铺张时间,而是用了一些时间引发学生思考,到底应当怎样提出问题,到底是多多少还是少多少?在学生相互沟通中让提出错误问题的学生明确,依据数量的大小,和比较的关系,来确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这样就使部分学困生得到了关注。经过引导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青青和蛙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青青比蛙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和“蛙蛙比青青少吃了多少只害虫?”在孩子们提出问题后,我原本的设计是让他们从中自由选择一个问题,师生一起解决,这也是为了体现教师敬重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但我在网上
看到了一位老师给我提出的一个疑问:当学生对解决哪个问题的意见不统一时,怎么办?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感觉到了,40多个孩子,意见不行能全都,为了统一意见,在这个地方也的确铺张了不少教学时间,为了优化教育资源,莫不如改为在老师的引领下,将问题逐一解决,在这里,很感谢这位老师的建议。
另外在教学时我还有意识地在一个同学提出问题以后,让其他学生大声把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复述,目的一方面是加深学生对马上解决的数学问题的印象,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接下来是“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环节。本节课虽然是一节新课,但对学生来说,所学学问未必是新知,由于我们班学生基本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辽宁省锦州市渤大附中教育集团2024_202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doc
-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11月试题扫描版.doc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二中学等四校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doc
- 通史版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中国史篇第7单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_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第19讲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学案含解析.doc
- 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第7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教学建议教科版.doc
-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doc
- 四川省凉山州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山西省长治市宏智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
-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3部分中国古代近代史第8单元工业革命前的世界_西方文明的滥觞与工业文明的前奏单元高效整合教师用书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