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PACK框架下师范生课件制作能力评价量规研究
●TPACK框架下师范生课件制作能力构成分析
1.TPACK的内涵
TPACK(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由Mishra与Koehler两位教授提出,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主要用来表征教師在整合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知识框架。总的来说,TPACK框架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和与这三个核心要素相互影响形成的四个复合要素(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以及一个境脉因素(Context)。[1]TPACK不仅要求教师对三个核心要素有充分的认识(理解技术融入的学科内容表征、理解技术融入的学科教学技巧、理解技术为学生学科学习带来的利和弊等),还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它们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并对其加以综合运用(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基础和认知风格、能够用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新知和解决问题等),以制订适应具体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和策略。[2]
2.师范生应具备的课件制作能力结构
基于国内对“师范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的现有研究,笔者结合TPACK框架理论做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如下页表1)。
●TPACK框架下师范生课件制作能力评价量规设计
基于上述能力结构设计,笔者以表1中A、B、C三列元素分别为评判目标、评判准则和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选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其次,计算各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对各矩阵做一致性检验。经计算,上述矩阵一致性比率CR最大为0.054(明显小于0.1),这说明各矩阵不一致程度均在允许范围内,因此无需重构。
再次,将各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做归一化,即得出各层指标间的相对权重,它们分别为(0.39,0.50,0.11)(0.36,0.52,0.12)(0.43,0.13,0.07,0.29,0.08)(0.20,0.60,0.20)。
最后,通过层次总排序,笔者得到了各层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序列,如下页表2所示。
●评价实例
为验证上述评价量规的可行性、有效性,笔者根据量规将“问卷星”网络平台设计的自评性问卷发送给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大三、大四师范生,共收回有效问卷75份,其中男生占30.1%,女生占69.9%,大三学生占70.3%,大四学生占29.7%。将该自评数据导入SPSS22.0,测得KMO=0.809,p=0.0000.001,CronbachsAlpha=0.842,这说明根据量规设计的问卷试题及问卷的内在结构都合理。
使用问卷数据和表2所示公式,笔者测得问卷对象课件制作能力的综合评分为3.33(五分制,等价于百分制计中的66.67),可见问卷对象的课件制作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并且,由下页图2左侧图可知,问卷对象在课件制作所要求的技能方面,不但能力均值较低,而且能力方差较高,这说明笔者所问卷的师范生在整合学科与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与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与学科内容知识、整合技术与学科教学知识等方面还存在技能水平较低、个体差异较大的现象。笔者从下页图2右侧图发现,导致师范生在知识与技术整合方面出现不足的主要因素有三个:①课件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力均值最低);②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与逻辑表现能力(能力均值次低);③课件制作所需的有关资源的自制能力(能力均值仅为3.07)。
在课件制作所需的基础知识方面,图2右侧图显示问卷对象对教育理论、信息技术、专业学科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均衡,这与表2所示的这三种知识应该持有的权重比例明显不符,课件制作对师范生信息技术基础和教育理论基础的要求偏高,因此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加强。此外,在观念意识方面,由图2右侧图可知问卷对象应用信息化手段改进教学的思想意识较强,但是他们对课件使用的必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的课件制作工具的选择观念等还有待进一步树立或更新。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未来的教学中,高师院校在强化师范生信息技术基础学习和教育理论基础学习的同时,还应着重加强师范生如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①如何围绕主题,规范、合理地整合各种资源,如何按一定逻辑科学地呈现知识与技能;②如何使用常见工具软件快速、高效地制作理想的电子资源,如动画、视频等;③如何从艺术赏美的角度对既有课件的局部或总体提出改进意见。
[1]赵磊磊,李玥泓,谢鉴知.地方高校信息技术师范生TPACK:影响因素及建构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03):29-36.
[2]金涛.TPACK框架下师范生ET能力评价量规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01):31-33.
[3]吕雅君.试论高职师范生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BL设计促进AI教育的深度学习.docx
- pinpong:让开源硬件的编程更加简单.docx
- PISA2021中的 创造性思维测试.docx
- SPOC视角下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究.docx
- STEAM教学中学生工程建构能力培养.docx
- STEAM教育提升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docx
- STEAM课程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实践研究.docx
- STEM教育:“爱和进步”.docx
- STEM教育背景下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课程设计.docx
- STEM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策略研究.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力电缆热缩附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自动化小型反应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自动配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紫丁香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滴水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莎比特稳定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