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从典故中积累 “怀才抱器”,有的书上也写作“怀材抱器”。意思是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这个成语出自唐朝赵璘的《因话录》:“德宗搜访怀才抱器、不求闻达者。”实际上说的是皇帝用人的标准,这样天下的读书人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当然,对“才”和“器”的解释,古今是有差别的。古代的“才”“器”主要聚焦于治国理政及对朝廷的忠诚方面;今天的“才”与“器”内涵与外延要广大得多,概括来说,就是立身处世的能力本事和服务国家社会的精神。 现在有些人对“才”“器”的理解有些跑偏:不问“才”之高低,只求多拿钞票;不问“器”之所指,只为一己炫耀。典型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如果任其膨胀,必将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毒素。当戒之慎之!(选自2018年高考天津卷作文《“器”之断想》) 选文中的论据显示了考生良好的知识储备。典故的使用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可见只有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三)正确使用论据的技巧1.道理论据、事实论据相结合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既讲究道理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可以借名人之语增强议论的力度,事实论据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二者结合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 是爱迪生吧?他一手持蛋,一手持表,准备把蛋下锅煮五分钟,但是他心里想的是一桩发明,竟把表投在锅里,两眼盯着那个蛋。 是牛顿吧?专心做一项实验,忘了吃摆在桌上的一餐饭菜。有人故意戏弄他,把那一盘菜肴换为一盘吃剩的骨头。他饿极了,走过去吃,看到盘里的骨头叹口气说:“我真糊涂,我已经吃过了。”这两件事其实都不能算是健忘,都是因为心有所旁骛,心不在焉而已……………… 忘不一定是坏事。能主动彻底的忘,需要上乘的功夫才办得到。孔子家语:“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孔子曰:‘此犹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徙而忘其妻,不足为训,但是忘其身则颇有道行。人之大患在于有身,能忘其身即是到了忘我的境界。(节选自梁实秋《健忘》,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 在上面的文段中,围绕“健忘”这个主题,作者精心选材,通过“爱迪生”“牛顿”两个事例说明“健忘”的含义、范围,之后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忘不一定是坏事”。这些材料事实确凿,引用道理恰当有力,典型准确,很有说服力。2.同类互补,深刻剖析 砥砺前行,坚持奋发,肩负使命,书写华章。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要在肩负使命时坚定信念,砥砺前行,要怀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毅力迈向新时代。屠呦呦攻坚克难,坚持探索,最终发现青蒿素,造福人类;被誉为高原上“生命的保护神”的吴天一毕生研究,只为高原建设大军不受病痛折磨;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研究,刻苦钻研,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肩负使命并为之努力奋斗,是他们共同的担当。(选自2023年天津卷高分作文《把青春融入时代》) 如果手头有两个以上的人物素材,可以将几个论据用排比的方式组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集团”效应。但要注意绝不能只是简单地堆积材料,而要对材料的共同作用进行深刻剖析,将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起来。上面文段先后用了屠呦呦、吴天一、钱七虎等人的事迹,论据相当充实,且在举例论证后,适当议论,较好地凸显了论点。3.正反对比,突出主题 与有肝胆人共事,方能携手共进,互相成就。人生总有坎坷,当路遇雨打风吹,春风料峭之时,身旁的有肝胆之人便是那一身蓑衣,伴你我纵马长歌,风雨兼程。 拨开历史的烟云,向千年时光叩经问史,便知与有肝胆人共事乃君子之道。孔子持儒家之学周游列国,却不被各国接受而四处辗转,以致“累累若丧家之狗”。然而在艰难困顿中,孔子的弟子门人却从未选择放弃追随老师,从未选择抛弃同学,一心从师求道,箪食瓢饮只当闲事,疏食饮水不足为惧。正是因为有孔子弟子这么一群“有肝胆之人”,孔儒之学方能传承两千载春秋流传至今,如今依旧熠熠生辉。反观六国,虽有战国四君子的辅佐,有甯越、徐尚、苏秦的谋略,坐拥百万之师却仍在秦国面前“逡巡而不敢进”,终致“争割地而赂秦”。六国各自为一己私利,在治国争霸的路上一意孤行,不与有肝胆者共事,又怎会有所成?(选自2023年高考天津卷满分作文《愿以深心奉刹尘》) 同一个话题,总能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素材,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两种事例放在一起作一个深入的比较,所讲道理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这种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文章的写作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八 第四节 论 证 课件(共66张PPT).ppt
-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八 第一节 思 路 课件(共73张PPT).ppt
-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专题十九 第二节 高频应用文 课件(共54张PPT).ppt
-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专题十九 第一节 记叙文 课件(共59张PPT).ppt
-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Ⅱ 专题二 第三节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 课件(共132张PPT).ppt
-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 第二部分 特色专题 诗歌比较鉴赏 课件(共71张PPT).ppt
-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课件(共393张PPT).ppt
-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四 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共206张PPT).ppt
-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五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课件(共48张PPT).ppt
- 202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 第三部分 专题八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课件(共114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