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2-16
中药学
1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2025-2-16
中药学
2
概述
含义:凡功能通利水道,渗除水湿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功能:通利小便,尿量增加→体内蓄积水分随尿排出→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症等病症;对于湿温、黄疸、湿疮等湿热为患,亦具有治疗作用。
水湿停蓄诸症:
外溢于皮肤—皮下水肿
停蓄于下焦—小便不利、淋证
水湿上攻—痰饮喘咳
湿热病证—黄疸、湿疹、泄泻
2025-2-16
中药学
3
概述
药性特点:
味多甘、苦、淡,
性多寒、平。
主要归肾、膀胱经,兼入脾、肺、小肠经。
注意:阴虚者慎服,孕妇慎服。
2025-2-16
中药学
4
概述
分类:
1、利水渗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应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2、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用于小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
3、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用于湿热黄疸。
2025-2-16
中药学
5
淋症(热淋、石淋、血淋、膏淋、气淋、劳淋)
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
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热,腰痛拒按。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血淋为溺血而痛。
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
膏淋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
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2025-2-16
中药学
6
利水渗湿与峻下逐水的功用区别
①作用峻缓
②驱邪途径
③主治范围
2025-2-16
中药学
7
教学要求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石韦;金钱草、虎杖、茵陈蒿;
熟悉猪苓、海金沙、萆薢、萹蓄、瞿麦、垂盆草等。
2025-2-16
中药学
8
茯苓《本经》
【药用】
多孔菌科
真菌茯苓
的干燥菌核。
2025-2-16
中药学
9
茯苓
2025-2-16
中药学
10
茯苓
【性味与归经】
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
2025-2-16
中药学
11
【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利水渗湿
特点:利水而不伤正;
应用: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健脾和中
脾气虚弱证
宁心安神
心悸;失眠
2025-2-16
中药学
12
茯苓
利水渗湿
特点:利水不伤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朮等配伍;
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属于脾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朮等配伍;
属于虚寒者,可与附子、白朮等同用。
2025-2-16
中药学
13
茯苓
2.健脾—脾气虚证。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朮、山药等配伍。
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025-2-16
中药学
14
茯苓
3.安神—心脾两虚之失眠、心悸、食少、乏力等。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抗肿瘤,抗精神分裂症。
2025-2-16
中药学
15
茯苓
注意:捣碎入煎剂。
【处方用名】
1.茯苓、白茯苓、云茯苓、云苓(去皮,蒸熟,切片,晒干用。偏于健脾宁心)
2.赤茯苓、赤苓(去皮,取菌核的淡红色部份,蒸透切片,或辗碎用。偏于渗湿泄热)
3.朱茯苓、辰茯苓、朱砂拌茯苓(取白茯苓净片,用朱砂2%拌匀后用。可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
2025-2-16
中药学
16
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之比较
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
赤茯苓:长于渗湿泄热;
白茯苓:长于健脾,并能利水、宁心;
茯神:菌核的心部,有松根穿过,长于宁心安神。
2025-2-16
中药学
17
薏苡仁
【药用】
禾本科草
本植物薏
苡的成熟
种仁。
2025-2-16
中药学
18
薏苡仁
【性味与归经】
甘、淡,凉。
归脾、肾、肺经。
【特点】
为种仁但不富含油脂
2025-2-16
中药学
19
【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利湿健脾
特点:泄而兼补;
应用:水肿、脚气;淋证;脾虚泄泻
利湿除痹
痹证(湿痹)之筋脉拘挛
清热排脓
肺痈、肠痈
2025-2-16
中药学
20
薏苡仁之应用
利水渗湿—利水不伤阴,功似茯苓
配白术
健脾止泻—脾虚泄泻(炒用)
伸筋利痹—湿痹筋脉拘挛,胸痹。配麻黄
清热排脓—肺痈、肠痈。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