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时作业(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统编版(2024)下册.docxVIP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时作业(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统编版(2024)下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1608年,徐光启从福建引来甘薯种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后又写成《甘薯疏》,指出甘薯的优点,介绍其种植方法。材料体现出他()

A.关注科学理论 B.得到百姓的支持 C.重视数据分析 D.注重实践与总结

2.清朝政府将荒地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见下图)。它说明清朝前期统治者()

A.重视兴修水利 B.重视农业生产 C.重视边境贸易 D.重视商业发展

3.清朝前期,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人们大量开垦荒地,种植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这种做法()

A.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B.彻底地解决了温饱问题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导致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4.(清朝水稻)有御稻、香粳、银条等类别,取其品质好;而更多的是百日动、六十日、八月白等名目,取其早熟。这对于实行复种、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材料说明了()

A.清朝水稻品种繁多,农家经常选育新种 B.清朝时期农业耕地面积增加

C.清朝水稻产量显著提高 D.水稻成为清朝时期人民的主要粮食

5.明清时期对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开拓了农业生产的空间,提供了足够的粮食,对人口增长至关重要。这一措施()

A.有利于社会稳定繁荣 B.形成了自给自足经济

C.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D.加强了中外经济联系

6.由表格中的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清朝前期()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A.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B.人口数量有很大的增长

C.官场腐败,军备废弛 D.土地兼并严重

7.16世纪初的明弘治年间,苏州吴江县只有两个市镇,到16世纪《倭国造银钱图》中期的嘉靖年间,吴江县已有十市四镇。吴江市镇的大量涌现主要得益于()

A.人口的迅速增长 B.著名商帮的出现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的刺激

8.明末清初,广东的佛山镇以冶铁业发迹,江西的景德镇以陶瓷业扬名,河南的朱仙镇以集商贾繁兴。这表明当时()

A.水陆交通发达 B.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商帮资本雄厚 D.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9.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经商困难,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其以徽商、晋商等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建立“会馆”,构筑严密的商业网络。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B.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

C.地缘意识更加突出 D.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10.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这表明()

①当时山西人重视商业②当时山西人厌倦读书入仕

③雍正帝信奉“重农抑商”④雍正帝希望文教昌明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据历史学家研究,清朝前期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在丝织业、棉织业等行业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③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④人口数量有很大增长,康照时,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这种情况说明了()

A.清朝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D.清朝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3.清朝前期,江宁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匠有常主,计日授值”。这说明清朝()

A.资本主义萌芽现象 B.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C.农业经济发展繁荣 D.水陆交通运输发达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经济繁荣原因。分析历代统治者对农业经济发展有何共同态度及为此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明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如玉蜀黍(即玉米)、番薯(俗称地瓜),到清代普遍种植于全国各地,高产作物的推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试题试卷学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各科试题、试卷、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