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150分钟分值:150分

命题人:李长虹审题人:刘术凤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Ⅰ519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古以来,人们以为海洋有着无穷大的容量,因此认为它是陆地废弃物的天然归宿。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化工业、核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海洋成了各国有毒废料

尤其是具有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倾倒空间。核工业产生的废料,还有核武器和核事故产生的放

射性物质,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大量进入海洋。从1946年大约80千克低放射性的核废料在加

利福尼亚投入太平洋开始,到1982年约550千克核废料投入大西洋的西欧陆架为止,这36

年里投入海洋的核废料,总的放射性活度高达63Bq,相当于每秒钟发生6.3亿亿次核衰变

的放射性。目前,大多数核废料都是装在金属桶里沉到海底,可是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和六

十年代,有些核废料不加包装就直接投入海洋。

幸好这种危害全人类的做法,早已被制止。为了控制废物的海洋投放,1972年全球各

国在伦敦召开政府间会议并通过了《伦敦倾废公约》,约定全面禁止放射性废物投放海洋。

在公约通过之后,大多数负责任的国家坚决遵守公约。此后虽然“禁而不止”的事件偶有发

生,会有极个别国家将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废物秘密投进海洋,但总的来说,明目张胆往海洋

丢弃核废料的时代已经结束。

对于核废料,有的从开始就没有认真处理,有的装入核废料桶后投入海底,但由于遭

受生物化学的腐蚀,很多也已经发生渗漏。往往前代人种下的苦果,要留给后代人去品尝。

著名的比基尼环礁就是一例。1946年7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

礁进行了战后首次核爆炸试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总共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67次试

验,最大的一次爆炸量达1500万吨,相当于1000多颗广岛原子弹。1954年的一次试验炸

掉了比基尼两座珊瑚礁,炸出一个100米深的大坑,这一带的岛礁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统计结果显示,比基尼环礁及其周边海域至少有42种当地原有生物物种消失,其中有28种

试卷第1页,共12页

生物出现了灭绝现象。1977年开始,美国军人在各岛上收集被污染的表层土壤,统统投进

被核试验炸出的一个深坑里,上面盖起一个穹隆状的圆顶,修起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核“坟

墓”。美国在海洋环境上欠债累累,何止是核废料,更何止一处马绍尔群岛。就在其本土加

利福尼亚的帕洛斯弗迪斯半岛外,仅1947—1971年间美国就倾倒了超过100吨的DDT农药,

导致该海域成为世界上DDT污染最大的海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处理办法是在被污

染的海底上铺砂,但是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可想要处理核废料,那其花费就是一个天文数

字。

无论对高放还是中低放核废料,至今各国的对策都还只是暂时存放。那么最终的出路

又在哪里?核废料的最终处理,无非是“上天,入地,下海”三条出路。“上天”是指去太

空,将核废料用火箭送上太空,在宇宙里稀释。这似乎是个好主意,可惜数量太大、不胜负

担,再说万一发射失败,就会给全世界散布放射性物质,过于冒险。“入地”是现在讨论的

重点,是目前最安全和最成熟的方法,在地下挖掘500—1000米深的隧道来储存高放射性

弃物,估计能有几十万年以上的稳定性,但是不清楚的是深层地下水的可靠程度,弄不好会

导致放射性物质的流动。剩下的“下海”很有吸引力,一种办法是送入大洋底里的红黏土层,

因为在历史上这里有上百万年的稳定性。世界海洋各不相同,有发生“深海风暴”的洋底,

也有地质稳定的红黏土区,如果能在深海找到长期安全和切实可行的核废料处理方案,将是

海洋地质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但我们至今对深海地质的了解过于肤浅,难以应对全人类生

命攸关的重大问题。现在我们迫切需要催马加鞭,尽早拿出合格的答案来。

(摘编自汪品先《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