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冀人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下册
《四季的形成》教学设计
课题
1.3四季的形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能说出四季形成的原因。
科学思维:
能利用实验探究四季的变化。
探究实践:
培养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
能对四季的变化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难点:能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四季形成的原因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情景与问题
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季节变化明显,春天,乍暖还寒;夏天,烈日炎炎;秋天,金风送爽;冬天,寒风刺骨。
课
程
学
习
二、探究与发现
1.思考:四季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呢?
2.思考:那么四季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3.思考:你有什么猜想吗?
假设: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材料:地球仪4个、台灯1个、立柱(小棍)4根等。
实验方法:
1.照下图画好地球公转轨道,摆放好实验仪器,使地球仪的地轴朝向北。
2.在地球仪上选择一个中国的北方城市,将一根立柱垂直粘在此处。
3.打开台灯,观察四个位置立柱的影长。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呢?
5.思考:随着“地球”公转,影子长短是怎
样变化的?
夏至日影子最短
冬至日影子最长
春分、秋分影长适中
6.思考:一天中影子是如何变化的呢?
早晨影子长
中午影子短
傍晚影子长
7.思考:一天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呢?
早晨温度低
中午温度高
傍晚温度低
8.思考:影长和温度变化有关系吗?
影子长温度低
影子短温度高
9.思考:四季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并且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0.思考: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发现影子变化规律的呢?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就发明了圭表。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了解到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表影则最长;在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影长则是逐渐变化的。
资料:1965年,在江苏仪征的一座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一件袖珍铜圭表,它由19.2厘米长的表和34.5厘米长的圭构成,圭表之间有枢轴相连,可将表平放于匣内,圭表合装一体,启合自如,携带方便,是设计者和铸造师密切配合的杰作。
课堂
小结
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一天中的影子的变化:早晚影子长,温度低;中午影子短,温度高。
板书设计
四季变化:地球公转
影子的变化:早晚影子长,温度低;中午影子短,温度高。
教学反思
1.亮点:在课堂上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2.不足:教学中不太善于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体验。
3.建议:多注意每位学生课堂的表现,多关注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彩的世界》(教案)-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5美术一年级上册.docx
- 《书衣大改造》(教案)-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5美术一年级上册.docx
- 《烟花缤纷》(教案)-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5美术一年级上册.docx
- 《祖国多美丽》(教案)-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5美术一年级上册.docx
- 1.2 地球、月球和太阳(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docx
- 2.4 认识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docx
- 2.5 水污染(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docx
- 2.6 空气污染(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docx
- 3.7 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docx
- 3.8 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