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钢轨鱼鳞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pptVIP

钢轨鱼鳞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主要是由于轮轨接触压应力超过钢轨屈服强度,导致接触面表层有较大区域塑性变形,裂纹容易在塑性变形层表面内萌生和扩展;据轮轨受力分析,车轮在轨距角接触(即光带偏轨距角)时的接触应力显著高于在轨头踏面中心接触(即光带居中)时的接触应力,一般高出1~2倍。钢轨鱼鳞状缺陷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鱼鳞状缺陷简介轮轨匹配关系轮轨接触应力分析影响因素5.解决措施主要内容裂纹产生的部位与轮轨接触最大剪应力部位有关,直线或曲线半径较大的线路,裂纹通常在钢轨断面R80圆弧部位产生;曲线半径较小的线路,裂纹通常位于钢轨断面的R13圆弧部位。钢轨滚动接触疲劳缺陷(RCF)主要包括波浪形磨损、龟裂、压溃、剥离、扁疤擦伤、肥边和侧磨等。观察和分析表明:(1)强度较低的U74和U71Mn钢轨,倾向于形成鱼鳞状轨头裂纹;(2)强度中等的U75V钢轨,主要出现斜线状、V形轨头裂纹;(3)强度较高的淬火轨,容易发生斜线状和V形轨头裂纹以及隐伤。鱼鳞状缺陷斜线状裂纹习年生,刘丰收,周清跃,等.钢轨滚动接触疲劳缺陷的特征与发展模式[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41(增刊),95-99.1.鱼鳞状缺陷简介法国和日本轮轨接触良好,无论是车轮居中还是横移至贴靠钢轨时,轮轨接触点基本在轨头踏面中心的位置上。2.轮轨匹配关系曲线外股钢轨在与车轮接触过程中:(1)轮轨接触几何关系,使得外侧高轨相对车轮的接触应力更大。(2)外侧钢轨在曲线段主要起到车轮的导向作用,使得外侧钢轨和车轮产生很大的剪切应力;因此,钢轨滚动接触疲劳一般发生在曲线外侧高轨的轨头踏面以及轨顶角处,我国铁路采用1:40的轨底坡和1353mm的轮背距,车轮形面的轮轨接触点偏向轨距角侧,不在轨头踏面中心。据轮轨受力分析,车轮在轨距角接触(即光带偏轨距角)时的接触应力显著高于在轨头踏面中心接触(即光带居中)时的接触应力,一般高出1~2倍。《高速铁路轮轨匹配技术的研究》周清跃、刘丰收田常海、张银花、陈朝阳、俞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轮轨接触为椭圆形,面积约为100mm2,承受的载荷大约50kN~200kN。V列车行驶过程中车轮与钢轨间的相对运动:(1)车轮相对钢轨作滚动;(2)车轮相对钢轨纵向和横向的滑动;(3)由于车轮和钢轨接触表面与车轮轴线成变化的角

度,导致车轮在滚动过程中相对钢轨做自旋运动;(4)轮对过曲线时,通过曲线上股的约束导向来改变其

运动方向。因此,轮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作用力。曲线上股车载曲线上股的接触情况3.轮轨接触应力分析V由受到轴重、导向力、纵向和横向摩擦力综合作用,轮轨接触面上产生接触压应力和剪切应力,当车轮从位置1滚到位置3时,在位置2处的水平剪切应力τyz要改变一次方向,此剪切应力成为对称循环水平剪切应力,其中最大剪切应力是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主要原因。车轮踏面在应力一应变循环过程中,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塑性变形区由于加工硬化作用而不产生新的塑性变形,从而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塑性变形层的深度与接触区应力分布和材质密切相关。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塑性变形层的稳定,累积残余切应变达到材料的裂纹萌生门槛值后,裂纹将开始萌生,经验表明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起源可分为表面起源和次表面起源。然后在接触面间的剪切应力作用下,次表面裂纹沿约45°方向向表面扩展,最终达到表面形成剥离,4.影响接触疲劳因素影响轮轨接触疲劳的因素很多,可以分为材料自身因素和外部条件。1.材料自身因素组织稳定性和均匀性、非金属夹杂物、残余应力、空洞、裂纹、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和不平顺、表面缺陷等。2.外部条件列车轴重、车速、钢轨和车轮材料、形状的匹配、润滑状况、环境因素等。在车轮的反复碾压下,轮轨接触表面上的液体(如雨水、油等)侵入表面裂纹中,由于液体的挤压效应,裂纹的强度因子比没有液体的情况下增长了7~8倍[a],将产生一种类似于炸裂的效果,加速裂纹的扩展。[a]BogdanskiS.OlzakM.StupmckiJ.Numericalstressanalysisof

railrollingcontactfatiguecracks.Wear.1996,191:14-24.5.解决措施(1)、采用先进的冶炼工艺,降低钢中有害元紊N、H、O、S、P等的含量,减少夹杂物,尤其是大块的Al2O3夹杂物;(2)严格执

文档评论(0)

铁路知识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X培训讲师证书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7日上传了1+X培训讲师证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