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学活动的构成——文学活动论(二)一、文学和世界(一)世界的含义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思想情感超验世界01古希腊两位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希奥斯比赛的故事。02中国古代“画蛇添足”的故事。一、文学和世界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艺术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立论观点: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艺术模仿论(反映论、再现论)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莎士比亚、别林斯基、奥尔巴赫班固、刘勰、荆浩、叶燮、白居易、王夫之中西模仿论传统一、世界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柏拉图:模仿的模仿宇宙间的三类事物理式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艺术艺术与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影子的影子”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亚里士多德:诗比历史更真实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了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亚里士多德《诗学》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莎士比亚:给自然照一面镜子演戏的目的,从前也好,现在也好,都是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德)奥尔巴赫(ErichAuerbach)一个(《荷马史诗》)是详尽的描述,着墨均匀,各部分连接紧密,表述自如,发生的一切均在幕前,一目了然,在历史发展和人类问题方面有局限;另一个(《圣经》)是突出几个部分,淡化其他部分,支离破碎,未完整表达的东西具有强烈的作用,后景化,含义模糊,需要诠释,世界历史的要求、历史观念的形成及问题的深化。——《论模仿:西方文学中所再现的现实》010302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艺术模仿论之中国传统《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讽。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0102荆浩五代大画家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叶燮《原诗》中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艺术模仿论之中国传统二、文学与作者艺术表现论在文学活动中,作者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的感受和感情,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感情。STEP01STEP02《尚书》:“诗言志”《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二)中国文论的表现说先秦两汉的“言志”说六朝的“缘情”说01《诗品》:“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04《文赋》:“诗缘情而绮靡。”02《文心雕龙》:“情者,文之经。”03(二)中国文论的表现说唐宋的“不平则鸣”说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陆游《淡斋居士诗序》:“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二)中国文论的表现说STEP5STEP4STEP3STEP2STEP1亚里士多德的“音调感和节奏感”《诗学》:诗的起源有两个出于人类的天性原因,一是出自模仿的本能;二是同样“出于我们天性”的“音调感和节奏感”。席勒的“精力过剩”说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弗洛伊德的白日梦理论(三)西方文论的表现说(四)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五)文学表现与日常表现的区别日常表现是率性而为。文学表现要经过深思熟虑唐代苦吟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传统文学观念对文学语言的重视1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2陆机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文赋》)3亚里士多德:“仅仅知道我们应该说什么还不够,还必须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这样会大大有助于演说取得应有的效果。”(《修辞学》)4三、文学与作品传统文学观念,将文学语言工具化。215传统文学观念对文学语言的要求:《易经》:“修辞以立诚。”但丁提倡“优美、清楚、完整、流畅”的意大利俗语。(《论俗语》)4亚里士多德把“明晰”、“准确”视为优良文体的基础。(《修辞学》)3孔子:“辞,达而已矣。”三、文学与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docx
- 灌装操作工作业指导书.doc
- 番茄酱灭菌灌装机说明书end.doc VIP
- 性格培养08勇敢的小熊.pptx
- 腐植酸肥料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新规制度.doc
- 2023基于手机银行APP专区调研的客群精细化运营分析报告.pdf VIP
- 杀菌操作工作业指导书.doc VIP
- 基于手机银行APP专区调研的客群精细化运营分析报告-42页.doc VIP
- 马工程系列《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第一到十章全完整版课件PPT:产生发展、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目的培养目标、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学生等(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