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植物与土壤专项训练练习题
一.探究植物的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1.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
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木本植物的导管在茎的部。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作用。
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器具】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或矿泉水瓶),红墨水,清水,刀片,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1)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2)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自然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
【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达与交流】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的目的是。
(2)将处理好的枝条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的原因是。
(3)A和C组结论成立的实验现象是(填表格内×××的信息)。
(4)若不是采用上述的切剥法处理枝条,而是采用石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则A和C组的处理各组枝条的方法为。
3.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且绝大部分通过图甲中的(填字母)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
(3)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代表酒精。
(4)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下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二.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4.研究表明,植物的蒸腾作用与其耐热性密切相关。小乐拟通过研究某品种耐热辣椒的蒸腾作用来探寻其耐热机理。
(1)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一组实验,若要验证某品种耐热辣椒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则应选择(选填字母),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2)小乐将生长状况一致的该品种耐热辣椒置于能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条件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定时测量其蒸腾速率,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和处理时间,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试根据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结果,分析该品种耐热辣椒的耐热机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达标检测试卷.docx
-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清单及易错点.docx
-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专项训练练习题.docx
-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单元达标检测试卷.docx
-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清单及易错点.docx
-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电与磁单元达标检测试卷.docx
-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清单及易错点.docx
-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电与磁专项训练练习题.docx
-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单元达标检测试卷.docx
-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清单及易错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