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中世纪)。它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封建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中。;1.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封君封臣制度;特点:

①层层分封;

②等级森严;

③以土地的封赐为基础和纽带;

④权利和义务相结合;

⑤带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⑥层级间相互独立、没有越级服从的义务;

⑦国王权力有限,造成分裂割据局面。;有学者认为,权力是跟着土地走的,一旦一块土地分封出去,无论它是大是小,权力就从封主那里转移出去,转到接受土地的人手里,这是西欧封建制摩的最主要特点。在这种制度下

A.民族国家初步形成B.西欧陷于长期分裂

C.基督教的权威丧失D.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由于封君封臣制和封制的实施,依据材料可知,权力是跟着土地走的,一旦进行了层层分封,权力就不由最大的封建主掌控,而是由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所决定。

西欧封建制下,统治与民族属性无关,民族国家形成则是在16一19世纪,排除A项;

材料完全没提到基督教权威,只涉及封君封臣,排除C项;

封君与封臣的产生并不由选举而来,也没有人民权力,民主制度无从体现。答案选B项。;中古时期的封臣受封时,必须宣讲誓词:“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体现出西欧封建制度

A.带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B.以土地封赐为基本的纽带

C.使封君得以有效管理国家

D.以双向的契约关系为根基

人身依附关系主要是指封建社会农民“丧失”人身自由而依附于封建地主的状况。

中古时期人身依附关系体现在农奴制;

封建制度在政治上导致国家进一步分裂。;民族国家

罗马灭亡之后,在西欧的广阔空间中,一方面是林林总总的封建邦国,另一方面又是凌驾于这些邦国之上的一统权威——教皇,罗马教皇成为整个西欧社会的无上权威。在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其他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推动下,王权与教权的博弈中逐渐占据上风,中世纪后期,王权强化,神权衰落,王朝逐步获得了独立性和主权。拥有主权是民族国家的前提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西欧的萌芽和逐步发展,以及市民阶级的逐步形成,在一个国家内形成统一的市场和制度的要求日趋强烈。在这样的条件下,已经长期被虚置的君主们乘机巩固和加强了自己的权力,最终国王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实际上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朝控制了国家政权,是王朝国家。王朝国家是民族国家的历史前提。但王朝国家只属于国王而不属于人民,民族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要全面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国家就不能只属于某些人,而应该属于这个国家的所有人,即属于全体人民。只有当人民认同国家,把国家视为自己的国家的时候,才能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真正统一。只有打倒专制君主,摧毁王朝国家才能构建起近代民族国家。只有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统治并对国家政权进行民主化改造,建立了人民控制国家的制度以后,民族认同国家的矛盾才得以解决,欧洲历史上民族国家才最终确立。;(1)庄园构成:;庄园特点:;中世纪后期西欧庄园的变化:

材料:13、14世纪封建主更多地使用雇工耕种自营地,更多地出卖谷物,纷纷开辟果园和葡萄园或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为讲求经济效益,封建主不得不加强庄园的管理。14、15世纪,许多封建主离开庄园,在追求享受的欲望支配下定居城市。战乱频仍,人口减少,造成劳动力短缺,工钱上涨和粮价下跌等,进一步加重了庄园经营的困难,同时也减少了封建主得自庄园的收入。在这种形势下,封建主不得不缩减自营地的面积,把位置偏僻和土壤贫瘠的自营地划成小块租给农民,领主自营地的缩减必然导致庄园组织的松散和瓦解。

——《世界史六卷本》

概括中世纪后期西欧庄园的变化。

11世纪西欧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复兴,促成了庄园经济的瓦解和向商业化方向的靠拢。;思考3:阅读教材20页“问题研究”,指出农奴相对于奴隶在身份与地位上的变化,说明封建时代的西欧相对于奴隶社会罗马帝国后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原因。

农奴身份与地位的变化:

相对于奴隶,农奴身份更自由,地位更高,能拥有自己的家庭,主人不得随意驱赶或者买卖,还有自己掌控的劳动产品,甚至在庄园法庭中,一些富裕农奴可以充当陪审员,并影响司法审判。

因此,农奴更有生产积极性,有利于西欧社会生产的发展。

;1251年,在英国埃塞克斯郡王室自营地哈维尔庄园中,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理,1380年起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