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初,史思明以列将事平卢军使乌知义》《李郭论》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初,史思明以列将事平卢军使乌知义》《李郭论》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初,史思明以列将事平卢军使乌知义》《李郭论》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初,史思明①以列将事平卢军使乌知义,知义善待之。知义子承恩为信都太守,以郡降思明,思明思旧恩而全之。及安庆绪败,承恩劝思明降唐。李光弼以思明终当叛乱,而承恩为思明所亲信,阴使图之。

承恩多以私财菼部曲,又数衣妇人服诣诸将营说诱之。诸将以白思明,思明疑未察。会承恩入京师,上使内侍李思敬与之俱至范阳宣慰。承恩既宣旨,思明留承恩馆于府中,帷其床,伏二人于床下。承恩少子在范阳,思明使省其父。夜中,承恩密谓其子曰:“吾受命除此逆胡,当以吾为节度使。”二人于床下大呼而出。思明乃执承恩,贵之曰:“我何负于汝而为此!”承恩谢曰:“死罪,此皆李光弼之谋也。”思明乃集将佐吏民,西向大哭曰:“臣以十三万众降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遂榜杀承恩父子,连坐死者二百余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

材料二:

雄杰好乱之士,可服以天下之大义,不可掩以匹夫之小数,何也?彼其心甘为理屈,不肯负人以其智,幸而掩之得志,其后必大乱,凶悖放恣,而后其志乃已。此不可不慎也。李光弼提孤军,与安、史健贼百斗百胜,其治军行兵,风采出郭子仪之右。而当时诸将皆望风服子仪,如敬君父,而光弼之在彭城,诸将已不为使。子仪能使吐蕃谓父,而史思明乃上书请诛光弼。大抵光弼之实不及子仪之名,子仪安坐而有余,光弼驰骋而不足。

予尝思其故,读《史思明传》,见光弼使乌承恩潜杀史思明事,而后知李、郭之优劣。盖子仪之为人至诚不欺主于忠信其胸中洞然大人也。故静则人安其德,动则人服其义。光弼用乌承恩使袭杀史思明,此虽狡夫诡道之常态,意其人必雄悍??勇,而中有所不可保信者。市井之智,盗贼之谋,有时而用也,不然何以召史思明之侮?此于服人之道小矣。呜呼!成事以材,不若以德;服人以智,不若以理。惟德与理,始钝终利。以之治大,以之行远,未之有悔也。

(节选自张耒《李郭论》)

【注】①史思明:唐宁夷州突厥族人。安禄山发动叛乱,任命他为范阳节度使。安庆绪弑父安禄山称帝,史思明一度降唐,后起兵再叛,最终被其子史朝义杀死。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盖子仪A之为人B至诚C不欺D主E于忠信F其胸中G洞然大人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暗中,与《登泰山记》“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阴”意思不相同。

B.帷,用帷帐遮住,作动词用,与《小石潭记》“斗折蛇行”的“蛇”用法相同。

C.右,上,与《促织》“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的“右”意思相同。

D.“故静则人安其德”与《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的“其”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乌知义曾善待属将史思明,后来他的儿子乌承恩归降史思明,史思明保全了他,对他十分信任。安庆绪兵败后,乌承恩劝说史思明归顺唐朝。

B.乌承恩回范阳宣读诏书后,被史思明留在府中歇宿。半夜时分,乌承恩偷偷告诉小儿子此行的目的,不料被藏匿在床下的人听到,密谋因此暴露。

C.史思明得知密谋的真相后,召集部属和百姓,哭诉朝廷不公,然后杀死乌承恩父子,连坐了二百多人。史思明还曾向朝廷上书,请求诛杀李光弼。

D.当时众将都极其敬服郭子仪,对擅长治军用兵的李光弼并不听命,导致李光弼只能率领孤军,与强大的安、史叛军作战。尽管如此,他仍然百战百胜。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承恩多以私财募部曲,又数衣妇人服诣诸将营说诱之。

译文:

(2)思明乃执承恩,责之曰:“我何负于汝而为此!”

译文:

14.张耒认为李光弼使人“潜杀史思明”是失策之举,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其原因。(3分)

答:

答案:

1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答案BDF(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

11.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词语含义、用法和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思路点拨A.“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阴”指山的北面。B.“斗折蛇行”的“蛇”是名词用作状语,指像蛇爬行那样,与材料中加点的“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