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徽省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安徽省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亳州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原地区的河洛文化与江南地区的吴越文化分别代表着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文明形态与发展道路,河洛文化具有原创性、辐射性、融合性的特点,而吴越文化则具有水乡文化外柔内刚、兼收并蓄的特点,此外两种文化在发展中也不断交流融合,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1.河洛文化、吴越文化的特点。

河洛地区地处中原,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更容易接触和吸收周围的文化因素,因此河洛文化在广义上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夏商周形成的礼乐制度,秦、汉、魏晋、唐、宋时期兴盛的经学、玄学、理学等,河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河洛文化与齐鲁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相比,共性较多。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且夏、商、周相继以河洛地区为中心建立起来,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文字的发明与使用可以从陶寺遗址和二里头遗址所出现的刻画符号得到证明,青铜器不仅应用于祭祀礼仪,而且作为生产工具被使用,这无疑开启了应用金属工具的先河。以上体现着河洛文化的原创性。

夏末商初之际,商汤伐桀,桀奔南巢;而太伯奔吴也直接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的融合。此外,如东汉时代的经学、魏晋时期的玄学、宋代的理学等等,都以河洛地区为中心向四周普及,对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

河洛文化融合了多元化的宗教文化。河南自古以来就有佛教、道教、儒教等多种文化的传入与发展,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蓄的思想体系。此外,河洛文化还融合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

太湖浩渺,包孕吴越。西周时吴太伯避让王位,在江南梅里建立了吴国,后在其南面的于越建立了古越国。至春秋中期,吴越两国逐渐在对峙中交融。可以说,吴越文化孕育于百越时期,形成于春秋时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其他地区相比,吴越地区可以说是典型的水乡,除了碧波三万六千顷的太湖以外,还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点缀其间。千百年来,吴越地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几乎都是围绕着水展开的,也形成了吴越水乡文化的特征。

吴越地处江南,人们通常认为这里皆是“秀色掩古今”的金童玉女,透出妩媚柔弱水灵清秀之气。诸如“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越女红裙娇石榴,双双荡桨在中流”的诗句不胜枚举。然而,这只是越人文化外柔内刚特征的一部分,《隋书·谯国夫人传》载:“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古代越人的勇武好剑早已闻名于世。《淮南子·泰族训》说:“夫刻肌肤,镜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文身断发的吴越人寓刚于柔,这也是吴越文化的另一大特点。

吴国从建立伊始就是周人和吴地土著相结合的产物,不同民族的结合,决定了吴文化交流融汇的特性。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喜游子弟”,可见吴地自古以来就是天下人才聚集的地方。在宗教信仰方面,吴文化兼容并收的特性也十分明显。这都体现了吴越文化善于吸纳、巧于融合的特色。

2.史前江南文化特色。

江南文化的史前考古学文化面貌,地下出土最常见的是陶器。在江南地区,以典型的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为例,出土的陶器以深腹环底器居多。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其炊器以平底大口居多,这些在江南地区很少见。水稻的驯化与栽培是江南地区对中华文明的一大贡献,在上山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粒等证明了在一万年前的江南地区,先民们已经开始栽培、驯化野生水稻。在良渚中期发现的水稻田遗迹,其水稻田的面积非常庞大。

在玉器生产上,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玉琮、玉钺、玉锥形器等。在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末期,山西临汾的陶寺文化中发现了跟玉琮相似的玉器,虽然在传播途径上目前还无法考究,但其外观应当与良渚文化的玉琮有一定的关联。最后在出行方面,在杭州萧山的跨湖桥遗址出土了独木舟,其制造工艺表明东南沿海的先民在距今8000年前就已经有能力进行海洋航行了。??

3.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之互动。

在思想信仰方面,良渚文化出土了大量蛇形刻纹的陶器。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铜盘上已有成熟的龙形象,其菱形眼与额头上的菱形纹都与良渚文化的蛇形象存在相似之处。龙形象的起源在眼睛的造型上可能是受到了江南地区蛇崇拜的一些影响。

同时,夏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