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 (2)教学课件幻灯片PPT.pptxVIP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 (2)教学课件幻灯片PPT.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是指五四运动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

为基础的书面语。学习文言文,既有利于继承文化

遗产,也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的修养。古今汉语有

不少一致的地方,也有很多差别。这种差别除语音

外,还表现在词语和句式的运用上。为了培养对古

代汉语的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们需要

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并进

行一番梳理。

一、文言词语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一)一词多义

阅读文言文遇到多义词时,

如何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它的意义,

是读懂文章的关键。一般来说,一

个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只表示一种

特定的含义。确定多义词的义项,

应结合上下文以至全文的内容。例

如:“诸侯之所亡。(《六国论》)

这里的“亡”字是“丢失”的意思。

又如:“战败而亡。(《六国论》)

这里的“亡”字是“灭亡”的意思。

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例如“负”,本义是背、

载物,载,引申为承受、承担,支撑;再引申为抱有、享

有,又引申为依仗、凭借,进而引申为辜负、对不起等。

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载夫

3.久负盛名支撑

4.负势而上享有

5.誓天不相负凭借

辜负

(二)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其中有些词汇的基本意义直到

今天没有变化,例如“山”“水”“下”等,多数则发生了变化。

古今词义的变化有的很明显,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这里的“妻子”是“妻”和“子”两个单音词,

指两个人;今天则是一个双音词,指一个人。因此,在阅读中不

能把这类连用的单音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又如:“先帝

不以臣卑鄙。”(《出师表》)这里的“卑”是指“地位低下”,

“鄙”是指“见识浅陋”,这里的“卑鄙”指“地位低下,见识

浅陋”,而现代汉语中的“卑鄙”则是“品行恶劣、不道德”的

意思。对这一类词语,平时要注意积累,避免在阅读中产生误解。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用来

2.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冲出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灭亡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进入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婆婆

6.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哥哥

(三)通假字

通假字,这里“通”是“通用”,“假”是“借用”,指的是

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两个字的意义本来不

相干,只是因为音同或音近而借用。例如:“甚矣!汝之不

惠。”(《列子・汤问》)“惠”的意思原是“恩惠”,这里通“慧”,

意思是“聪明”。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同音通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孰为汝多知(知,通“智”)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举酒属(属,通“嘱”)客

4.形近通假(形旁相同):将军身被(被,通“披”)坚

执锐

注意: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所以我们用“形声辨义

法”来辩别通假字。

(四)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的分类跟现代汉语大致相同,

也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

代词。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在特定的语言

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

而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

1.名词用作动词。这是文言文中的普遍现象。文言文中一个名词

若和动作、行为发生某种关系,就可能活用作动词。例如:“而此

独以钟名。”(《石钟山记》)这里的“名”是“命名”的意思,

是动词。

乃丹书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在羡智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共党员 ,世界记忆大师教练、导师,世界青少年记忆锦标赛选手训练导师,高级全脑潜能开发师 ,从事教育工作8年以上,累计培训学员数万人;致力于普及推广将快速记忆、思维导图等方法、工具熟练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各个文化学科。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5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