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会吧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会进行整数,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第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5,3的倍数的特征,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
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
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
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
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旋转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进度表
周别时间内容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课题轴对称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教学内容:书本第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课前准备:挂图、软黑板
教学过程:个性调整补充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第2页主题图。
师:观察这些图形,说一说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2、出示例1上面的图案。
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3、指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并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5、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幻灯片出示例1。
同学们先看一看,再用尺子量一量,或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
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组织学生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4)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小结评价。
(5)引导学生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2、学习画轴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