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元市市直属普通高中备课联盟2024-2025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检测(期中)历史试题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三星堆出土的罍大口尊等青铜器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安徽阜南、湖北枣阳、湖南华容、重庆大昌等地都有不少发现。这些尊和罍属于商式铜器,具有鲜明的南方风格。这可用于说明()
A.中华早期文明交流与互动 B.早期中国南北联系的加强
C.三星堆文化社会生产力发达 D.多元一体政治格局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提及商式铜器的“尊和罍”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安徽阜南、湖南华容等地“都有不少发现”,可知此时南北间的技术、经济、文化等存在着一定的交流、互动,A项正确;“加强”不合题意,应为“存在”,排除B项;“社会生产力发达”不合史实,与三星堆文化模仿商式铜器相悖,排除C项;“多元一体政治格局的形成”为秦朝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2.有学者认为,周代分封诸侯实际上是用封国的形式从组织上消化商朝遗民,并使他们成为周统治下的“新民”,即周公所说的“保殷民”“作新民”。这说明,周代分封()
A.清除了商民反叛隐患 B.有利于形成政治认同
C.实现了国家文化统一 D.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周朝分封制下商朝遗民成为新民,可见分封制下,有利于促进不同的民众形成共同的政治认同,B项正确;A项“清除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周代分封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3.春秋中后期政治的主要特征是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一些卿大夫代替了公室而掌权,最典型的是“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这种局面()
A.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B.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统治
C.导致诸侯争霸加剧了社会动荡 D.为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春秋中后期,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究其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结果,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崛起,代替公室而掌权,A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统治是在秦汉时期,而非春秋时期,排除B项;诸侯争霸加剧了社会动荡是原因,而非结果,排除C项;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为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而非卿大夫崛起,排除D项。故选A项。
4.在秦代,郡县间的文书,主要包括上级的要求和下级的请示与回复文书。下级在未得到回复的情况下不会擅自处理事件,若上级一直没有回复,则下级会一直追报,而郡一级机构会按期检查下级的文书情况,以避免遗漏。这一处理方式体现了()
A.秦朝政治制度核心 B.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
C.中央地方的平衡制约 D.上计制度的考核办法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下级机构需等待上级命令和回复,强调了上级对下级事务的掌控,显示出中央对地方的强力控制和管理,文书制度通过定期追查和检查,以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指导和命令能够贯彻执行,这正是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的体现,B项正确;秦朝政治的制度核心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项;这一处理方式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并非中央地方的平衡制约,排除C项;上计制度是指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报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材料并非反映上计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5.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此路多为贸易丝绸瓷器,后世将此路称为丝绸之路,汉朝在西域设置了河西四郡,并逐步形成河西-西域的中央核心区域,国家逐步经营并设置军事基以拱卫都城。这说明()
A.汉王朝重视社会的治理 B.丝绸之路的地位十分重要
C.西域要塞威胁国家统治 D.治理能力不断的发展完善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38年(中国)。根据材料“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此路多为贸易丝绸瓷器,后世将此路成为丝绸之路,汉朝在西域设置了河西四郡,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沧州四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陕西省咸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四川省达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凉山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