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提起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许多人都知道唐宋奠定基础,明清走向鼎盛,而中间疆域最为辽阔的元代似乎毫不起眼。
而元代科举之所以被历史所遗忘,不仅是因为元代政权统治时间最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受元代统治者的重视。
元代科举的废与兴
1206年,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结束了部落混战的局面,这支剽悍的草原民族如星火燎原一般,迅速扩张,向西打到了东欧伏尔加河一带,向南灭掉了西夏,铁血兵马直逼金国与南宋。
蒙古族起源于北部高原,因全球气候进入寒冷期,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该族大规模东征西伐,所以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攻城掠地、抢劫财富和人口,对于统治区域内的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一切按照蒙古族的习惯治理。
1234年,蒙古与南宋联手,消灭了盘踞淮河以北地区上百年之久的大金,而北方的科举制度随后被废止。
当时,辅臣耶律楚材曾经建议用儒术选拔人才,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窝阔台汗采纳了他的建议,不仅“敕修孔子庙”,还下诏开放考试,分为经义、词赋三科,作三日程,中选者,复其赋役,与各处长官同署公事。
但对于窝阔台来说,中国北部只是蒙古统治区域内的一小部分,而且科举选拨出来的人才仅适用于汉地,不具备普遍性,因此他并没有大力推动科举复兴,没过多久,受蒙古保守势力的阻挠,科举制度便再次被废止。
1274年,蒙古势力不断南下,大宋摇摇欲坠,在内忧外患之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之后没过几年,元朝逐渐统一海内,南方科举制度从此停废了40年之久。
事实上,忽必烈在建立元朝后,大量留用了南宋归附的官员,还下诏“诸路岁贡儒、吏各一人”,在大都建立国子学,非常积极地推动汉化,他本人甚至亲自向儒生学习经史子集。
这种背景下,许多儒生不断呼吁,要求重启科举考试制度,但蒙古政权在四处征伐的过程中已经储备了不少人才,而且蒙古守旧派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特权坚决反对,因而忽必烈及后世几代统治者一直难以恢复科举考试。
为了选拔人才,元朝廷借鉴两汉时的做法,从胥吏中任用官员,但元代的胥吏并非正统考试出身,而是各级官员靠请托贿赂等渠道吸收的庸禄子弟,这些人不通经史义礼,不懂经世治国之道,一旦得官,往往会成为寡廉鲜耻的贪官。
于是元仁宗即位后,面对的是朝政混乱,吏治腐败的局面,他因此提出了“求贤取士,何法为上”的问题,在经过长期的争论和各方拉锯之后,1314年,元仁宗最终决定恢复科举考试,同时对宋、金科举制度作出重大变革。
然而,科举制度在元朝的推行并不顺利,元代统治时间不足百年,自1315年首次开放科举考试到1366年最末一次取士,共51年,其间尚有6年(1336-1342年)中断。
元朝实际施行科举取士不过45年的时间,按照三年一科的规矩,开科总共才16次,取士1000多人,是自科举制度建立以来,取士最少的朝代,而且之中还存在徇私舞弊、种族歧视等众多问题,注定难以长久。
元代科举遇冷背后
科举考试之所以在元代中落与当时多民族、地域广阔的国情是分不开的,元朝地跨亚欧大陆,统治着东至日本海西至第聂伯河的广大东亚、中亚、中东、东欧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幅员最为辽阔的朝代。
有人曾计算过,元朝最强盛的时候疆域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是如今中国地理面积的3倍之余,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元朝境内的民族不断扩充,12世纪后期,中亚一带的突厥、康里、波斯、畏吾儿等民族最早成为成吉思汗的属民,其后俄罗斯、阿兰、钦察、等民族接连归顺蒙古。
13世纪,淮河以北落入蒙古国之手,不久中东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小亚细亚人等先后臣服,直至1279年,南宋8岁幼帝投海殉国,汉族之地才终于完全沦陷。
在漫长的时间里,元朝打下了一个又一个文化各异的民族,其中大部分民族是以游牧文明为主,因而当时的政府显然不会以最后征服的汉族之科举制度,来治理广袤的疆域。
而且,无论哪个民族都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在元朝统治者看来,统治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就是保证蒙古族人的利益,因此需要以一种既不引起被统治民族的反抗,又能维护好阶级统治的方式治理国家。
蒙古人找到的办法就是在树立自己的权威统治的同时吸收当地的统治方式,也可以说是“以夷治夷”,毕竟在元代蒙古族看来,汉族才是“夷族”。因此,科举考试在重启之后一直是只针对于汉族。
元朝统治者对吐蕃,采用僧俗合一的政治制度,对畏吾儿,采用以前就存在的都护制度,对大理,则采用土官制度,以至于蒙古人不可能用汉地科举选出来的文职人员统治所有被征服民族,因而科举制在元代备受冷遇。
元代科举中落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蒙古族崇尚实用主义,轻视科举文人缺乏实际工作能力,整日吟诗作画、隔岸观柳的颓废作风。
成吉思曾经说过:“人生最大之目的,在于逐敌、胜敌,乘其马,纳其妻女,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这样一个冷酷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兰亭集序》书法作品鉴赏.docx
- 北宋的文人政治.docx
- 北宋名臣赵抃的治灾之道.docx
- 传统节日作文包青团.docx
- 导游应具备的能力.docx
-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docx
- 东汉朝经济制度.docx
- 东汉末年行政区域.docx
- 杜甫在湖南的行迹.docx
- 古代负责贸易的官职.docx
- 设计用户指南nau85l20brev0.pdf
- 2 way伺服墨盒阀2006moog样本dshrseriese.pdf
- 成果讲稿20107id 12874 rev m32技术.pdf
- 加常规描述笔记本ic max1624-1625.pdf
- newconcept english 4 busboy共个样品课件nce2 lesson48.pdf
- lesson1a preview of calculus课程微积分预览.pptx
- 课单元电影剧院目标学习一些新单词表达涉及脚本lesson 31 movie or play31或戏剧.pdf
- c语言实验2章基础知识.pptx
- 个话题写作常用短语.pptx
- 国际62002-09测试电子档iec6ed.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