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患病率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规范化的诊治是提高哮喘防治水平的基础。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自成立以来,为哮喘规范化诊治做了大量工作,1993年编写了第一版哮喘防治指南,又1997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修订。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是在我国既往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基础上,参考201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报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广泛求各方意见,由我国哮喘学组数十位专家集体讨论和重新修订。本指南旨在为全国呼吸学界的同道提供指导性文件,以适应当今哮喘防治工作的需要。

一、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塑。近年来认识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

(一)哮喘的患病率

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人,且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西欧近10年哮喘患者增加了1倍,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哮喘患病率增加了60%以上,亚洲的成人哮喘患病率为7%~11.9%(平均不超过5%),近年来哮喘平均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我国哮喘患病率也逐年上升。2010年我国8个省市进行的“全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CARE研究),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人户问卷调查,共调查了164215名14岁以上人群,结果显示我国14岁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1.24%;其中,北京市(1.19%)、上海市(1.14%)、广东省(1.13%)和辽宁省(1.69%)的哮喘患病率分别较2000—2002年的数据(北京0.48%、上海0.41%、广东0.99%和辽宁1.40%)增高了147.9%、190.2%、14.5%和20.7%。

(二)哮喘的控制现状

GINA自2006年提出“哮喘控制”的概念后,2014年又强调哮喘的治疗目标是实现“哮喘的总体控制”,既要达到当前控制又要降低未来风险。但是1999-2004年全球哮喘认知和现状(asthmainsightsandreality,AIR)系列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西欧哮喘患者中,达到GINA定义的哮喘控制的比例仅为5.3%,拉丁美洲的哮喘控制率为2.4%。2006年AIRIAP2(phase2oftheasthmainsightsandrealityinasia-pacific)调查结果显示,亚太地区哮喘患者只有2.5%达到了哮喘控制。2008年在中国大陆10个一线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专科门诊进行的哮喘患者控制现状的调查显示,有28.7%的患者达到哮喘控制。但我国边远地区和基层医院的哮喘患者控制率估计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今年来哮喘规范化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使我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率明显提高。在2010年CARE研究中,40.5%的哮喘患者达到GINA标准的哮喘控制,但仍低于发达国家(如加拿大2004年TRAC调查,哮喘控制率为47%;美国2005年REACT调查,哮喘控制率为45%)。

三、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有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

(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增加>12%,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

(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呼气流量峰值(peakexpiratoryflow,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至少连续7d每日PEF昼夜变异率之和/7)>10%,或PEF周变异率[(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值)/[(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1/2]×100%]>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

文档评论(0)

138****59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