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宋朝州府官职体系.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严格地说,宋朝的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建制。州级行政系统包括府、州、军及领县的监,县级行政系统包括县、军使及隶属于州军的监。

一、州级行政单位

北宋前期,地方行政系统基本沿袭唐、五代旧制。从神宗时期开始,出现了较多变化。府、州、军、监,一般地说,宋朝在地方设置府、州、军、监一级行政机构。北宋初,共设府、州、军、监139个。

仁宗初,设322个。神宗熙宁八年(1075),减为287个。徽宗时,增至351个,南宋190个。

1、府

唐朝的府设置较严,如果不是为了提高都城的地位,便是为了将皇帝驻跸之地予以升格。尽管唐朝设府不过10处,但开启了后世府制的先河,对后代的地方制度发生重要影响。宋初承袭唐制,也在地方实行府制,但置府条件放宽很多,只要属于军事上或经济上比较重要的城市,都尽量设府加以统治,而且与日俱增,以致府在地方行政上的地位和功能,与普通州、军几乎没有两样。

北宋最多时共有府34,其中为京府4,次府即普通府30。四京府为东京开封府(都城汴京)、西京河南府(洛阳)、南宋应天府(宋城)、北京大名府(大名、元城)。东京系沿后周之制,西京因后梁和后晋之旧,南京则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建,北京在仁宗庆历一年(1042)升建。次府如颍昌、真定、太原、京兆、河中、凤翔、江宁、江陵、成都、兴元等府。四京府的地位在普通府、州之上。南宋时,共设42府。

宋朝还实行“藩府”制,将行在府和陪都以及一些重要的府州定为藩府。神宗熙宁间,大藩府有三京(除汴京以外),京兆、成都、太原、荆南、江宁府,延、秦、扬、杭、潭、广州,共14处。南宋时,藩府有三京、颍昌(即许州)、京兆、成都、太原、建康(即江宁)、江陵、延安、兴仁(即曹州)、隆德(即潞州)、开德(即澶州)、临安府,秦、扬、潭、广州,共18处。藩府较“节镇”稍高一等,在大臣出任地方官和官员的职田方面有密切关系。

2、州

宋初承袭唐制,在比较重要的城市设州。北宋初,设州297个。神宗熙宁八年(1075),减为242个。

宋朝州的等级大致有两种划分,第一种是分为节镇(节度州)和防御州、团练州、刺史州四个等级,不仅表明州的重要程度,而且决定州的官厅设置;此外,这些等级名称又作为官称,用做一些武官的官阶,与各州实际毫无关系。第二种是分为雄、望、紧、上、中、下州六个等级。

凡4万户以上者为上州,2万户以上者为中州,不满2万户者为下州。另外,还有称为“化外”的羁縻州。

3、军

宋朝承袭唐、五代旧制,在军事要地设置军。五代后梁和后晋为了防制契丹,或加强对某一地区的控制,个别设置军。后周时,设军6次,皆寄治于县,隶于州。宋朝开始较多设军,神宗熙宁八年达27处。

军的地位略低于州,所谓“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军分为两个等级,即军和军使,两者的区别在于,军与府、州、监同级,而军使实际只是县级行政单位,因为种种原因,需要增加事权,才加军额,其行政长官仍为知县。

所以,实际上是“知县兼军使”。但军使毕竟地“当津会”,事权重于县。所以,军使的地位“在县之上,军、监之下”。此其一。军与府、州、县一样,隶属于路;军使则隶属于府、州。如枣阳军原为随州枣阳县,升为军后,又降为军使,只令知县充军使,仍隶属于随州。此其二。

军之下有一二属县,而军使一般则仅辖倚郭县。此其三。军和军使,都是当时的地方行政单位之一。

4、监

宋朝沿袭唐、五代旧制,在坑冶、铸钱、制盐、牧马之地置监。五代时,因这类监官的职权往往超过县令,乃有以监兼领县政的制度。于是监逐渐成为地方行政单位的名称。宋朝又进一步扩大其管辖区域,设置属县,增加其行政权力,使之成为与府、州、军同级的行政单位。

神宗熙宁八年,仅设4监,后来逐渐增多。元丰时,增至56监。宋朝的监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是同下州的监,第二等是隶属于府、州的监,第三等是隶属于县的监。第一等监实际只是县级行政单位。

神宗元丰时,同下州的监有4处,如荆湖南路的桂阳监,成都府路的陵井监,梓州路的富顺监,夔州路的大宁监。这一等的监一半除有倚郭县外,还有属县以及户口。如桂阳监有平阳和蓝山两县,共有主户90866户、客户9982户。这一等监的另一半没有属县,但也有户口。如富顺监共有主2991户、客户8193户;大宁监共有主户1301户、客户5329户。表明这些监还管辖许多居民,显然还有治理民政的职责。

隶属于府、州的监则没有属县,但也带有民户。如西京阜财监、徐州利国监、兖州莱芜监、卫州黎阳监等,共33处。隶属于县的监,仅处于乡、镇的地位,只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矿冶、制盐场所。如商州上洛县阜民监和洛南县铁钱监,杭州钱塘县盐监和盐官县盐监等,共19处。

二、县级行政单位

县、镇、寨-——宋朝在府、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