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NUMPAGES11年新七年级下册同步阅读教学(统编版2024)
第二单元第6课《老山界》(原卷版)
【考点:分析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情感】
考点解读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作者无论是写景、记事,还是写人、状物,都会通过或赞美,或肯定,或揭露,或批评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文章以直接抒情的方式,直接告诉读者它所要表达的情感,如《黄河颂》;但是,有些文章则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其思想感情渗透在具体的叙述、描写、议论中,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具体分析作者的情感。这也是现代文阅读中的常见考点之一。
常见考查形式
1.分析加点词语所包含的人物情感。
2.选文旁的批注未完成,请补写完整,以说明其蕴含的情感。
3.文中“……”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题思路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答题模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教材习题
【思考·探究·积累】
三、揣摩下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从“照着习惯”和“躲”,你读出了什么?)
2.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奇观”奇在哪里?“奇观”一词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里的“叹息”带有一种怎样的意味?)
【参考答案】
1.从“照着习惯”和“躲”可以看出军阀对老百姓的欺压。瑶民家男主人不知道经过的队伍是红军,以为是以前那样的部队,所以躲起来。
2.①“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景象壮观、浪漫;其次,“奇观”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陡峭,反映出红军丝毫没有被这样的艰险吓倒。
②“奇观”不仅指眼前之景,更指向长征这一伟大业绩,指向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
③“奇观”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
3.“叹息”一词赋予敌人飞机以人的情态,既表现了敌人对红军战士的无奈,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的嘲讽。
?考点针对练
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短文,把握文本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完成下列问题。
(一)阅读《春走老山界》,完成问题。
春走老山界
谭谈
①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②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③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甲】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
④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
⑤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乙】小溪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最后,都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它们终极的目标。
⑥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7Outdoorfun词汇笔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数学期中测试题2.docx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隔离法.docx
- Unit2StartingoutUnderstandingideas导学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Unit1What'sthematterSectionA4a-4c教案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docx
-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原卷版)(人教版2024).docx
- Units1-7课文补充知识点综合2024-2025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八年级英语下册.docx
- (计算题天天练)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六年级下册数学计算专项培优练(人教版).docx
-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