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习作我的家人》教学设计-语文四年级上册.docx

《习作我的家人》教学设计-语文四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家人》教学设计

课型

习作指导课

课时

第9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家人最与众不同的特点。

能通过印象最深、最能反映家人特点的事例,写出家人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图片、师生交流、小组讨论、填写表格等方法能找出家人最与众不同的特点。

2.通过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生活中的观察等方法发现最能反映家人特点的事例,试着写出家人的特点。

教学活动

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里,我们通过访谈五粒豆、探索蝙蝠的秘密以及探秘科技和寻找蝴蝶的家,获得了不同的奖章,最终练就成了“提问小达人”,那么在本单元的习作中,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勇闯难关,去夺得“最有特点奖章”“典型事例奖章”“最佳语言奖章”“字迹工整奖章”“勇敢表达奖章”“最佳修改奖章”,争做“习作小达人”。

【设计意图】通过设立奖章,给学生们创造你追我赶的写作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任务一:

多个角度,找到特点

活动1: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到这些温馨的画面,你想到了谁?你和他经历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能说给我们听听吗?

预设1:我想到了我的奶奶,每天都骑着三轮车,风雨无阻地送我上学。

预设2:我想到了我的妈妈,每天早上变化着花样,给我准备丰盛的饭菜。

教师总结:家是遮风避雨的港湾,家人是我们最熟悉、最亲近、最依赖的人,,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家人来写。

活动2:打开思路,发现特点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四个泡泡语,交流:奶奶、爷爷、爸爸和妹妹各有什么特点。

预设1:奶奶脾气好,会做饭

预设2:爷爷喜欢练书法,有毅力

预设3:爸爸工作很忙

预设4:妹妹很淘气,很聪明

2.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的家人有什么特点。

预设1:我的妈妈喜欢烹饪

预设2:我的爸爸性格方面很急躁,爱发火

预设3:我的弟弟很贪吃,很可爱

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家人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比如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品质、外貌、习惯……(在此环节,如果学生说的是家人的缺点,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和纠正。)

活动3:巧用表格,梳理特点

1.借助表格,梳理自己家人的特点;

2.通过回忆与家人相处的情景,想一想哪个特点表现得最多,从而确定他最与众不同的特点。

3.能找出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的同学,即可获得“最有特点奖章”。

我的家人

妈妈

爸爸

……

……

……

特点1

喜欢编织

特点2

烹饪高手

特点3

快人快语

特点4

小事不计较

最与众不同的特点

快人快语

【设计意图】先交流泡泡语,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课本到生活有更好的衔接,同时也给学生们更好地拓宽了思路,知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家人,表格的应用也能很好地辅助学生来找到家人最与众不同的特点。

任务二:

抓住特点,选取事例

活动1:聆听学习小伙伴的具体事例

同学们,相信你一定找到了家人的特点,联系平时的生活,想想从哪些事例中可以看出来?先来听一听学习小伙伴是怎样说的。

学习小伙伴1:我妈妈的特点是做饭好吃,在她的手中,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从“有一次,她做的红烧肉太好吃了,我一口气吃了一大碗,撑得肚子疼”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来。

学习小伙伴2:我的爷爷每天练习书法,从不间断。从“每天天一亮,他就在书房里练习起来,生病的时候,也会忍着不适,坚持练习。”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来。

活动2:说一说

1.请用“我的_______的特点是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来”的句式来自己说一说。能准确找出事例即可获得“典型事例奖章”。

2.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借助学习小伙伴的分享,让学生知道怎样选取与特点有关的事例,小组内交流,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为写作做好铺垫。

任务三:

巧用方法,大胆创作

活动1:借助精彩片段,学习写作技巧

1.借助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特点

到了晚上,枣核跑到县衙门拴牛、驴的院子外面一蹦蹦进院子里。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

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于是衙役们又都跳了起来,还是没搜到人。可刚躺下,又听到吆喝声。……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枣核》)

教师总结:在上面的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枣核,选取了“智救牲口”这件典型的事例,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如此。

2.通过对比,感受添加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以后,句子更加生动

句子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句子2: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教师总结:“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