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特点》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特点》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练习

写出人物特点

一、跟着“大家”学写作

1.邓稼先

杨振宁

[初设情境]

温暖的南国,风轻柔地吹过,带着一丝湿气。气温虽低,却没有刺骨的寒冷,更像是一层轻柔的纱笼罩着大地。街边的树木依旧苍翠,绿意盎然,偶尔一阵小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可是,在凛冽的北国却是另一番景象。

你会怎样向南方方的朋友介绍北国的冬天呢?

[活动任务]

1.可以从北国冬天的风、温度、植物等方面来进行描写。

2.用上“……一……但是/可是/却……等关联词连接句子。

3.用上对比的表现手法。

4.100字以内

[阅读材料]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技法借鉴]

这句话的前半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接着后半句用“可是转折,运用对比和表递进关系的句子,概括指出了他们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为下文写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不尊重人及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朴实的品行做铺垫。

[写作稿纸]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写作情境]

上节课讨论了邓稼先的职业选择,大家在职业选择上都有话要讲,你要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职业及喜欢的原因,请准备和同学们分享。

[活动任务]

1.回顾整理比喻的格式和作用,并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2.最好能突出职业的特点。

3.字数在100字以内。

[阅读材料]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技法借鉴]

材料1和材料2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钻探“向地壳寻求宝藏的说法,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这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写作稿纸]

3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写作情境]

在语文课上,老师和大家玩“谁是卧底”的游戏,每位同学都要出题,用细致具体的语言描写出你的同学成为卧底,为这位“卧底”要画出肖像画。

[活动任务]

1.开动你的脑筋,选择你熟悉的同学,并仔细观察。

2.描写时要抓住这位同学的长相特点,或是面部容易识别之处,以便能更好地绘画

3.字数在200字左右。

[阅读材料]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的脸,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创作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技法借鉴]

1.这段文字抓住了人物最大的特点“一副多毛的脸庞”“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的脸”,突出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胡髯,让人一读就能认出。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把鬈发比喻成泡沫,把大胡子比喻成滔滔白浪,使人物形象更活灵活现,也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写作稿纸]

二、单元作文练习

【技巧指导】

所谓人物的“特”,就是指这个人身上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是这个人区别于他人之处。而我们常说的人物特点,一般指三个方面:一是外貌特征,包括长相、穿着、体态等;二是性格特征,包括性格、爱好、习惯等;三是思想品质特征。肖像、语言、心理、神态、动作,这五种正面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来对人物做“大特写

【特写肖像】

肖像描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貌描写,它类似于绘画中的素描等艺术手法,是对人物的身材、相貌、表情、服饰等静态外部特征进行描述。大家仔细体会,这个描写是“全方位”的,且是以静态为主的,关于“外部特征”的人物描写。其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传达作者的爱憎,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感知。肖像描写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人物的某些心理和性格特点,且这些肖像中带有作者深深的感情色彩。如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就对托尔斯泰的眼睛进行了特写:

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托尔斯泰“黑豹似的目光”正是他“看透事物本质”的洞察力的反映。)

【特写语言】

恰当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说话人的个性。但语言描写只有做到“什么人说什么话,才能合理展示人物特点。下面以《邓稼先》和《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两人的语言描写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