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01梦想之花,总是由汗水浇灌
00后选手龙伟杰全神贯注地对工件铣削加工,精准控制零件尺寸误差;30秒内将一粒蒜瓣切成25片、10分钟内完成6道菜,自小喜爱厨艺的康邦成在西餐烹饪项目比赛中一举夺魁;右手拿刀、左手拿砖,参加砌筑项目比赛的鲍芳涛聚精会神,反复练习“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动作要领,最终斩获金牌……
运用示例:
实际上,想在各个领域中有所成就,都离不开专注和勤奋。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过程中,物理学家薛其坤与团队青年师生用精密仪器制备测试了1000多个样品,以追求极致的精神攀登科学高峰;体育赛场的绚丽绽放背后,奥运冠军潘展乐每天游满1.5万米,不停琢磨动作姿势。梦想之花,总是由汗水浇灌。
02小人物:再平凡的日子也要闪亮地过
奋斗无止境,人生不设限。从克服困难自学英语的张建娜到对颐和园古建筑如数家珍的张旭,从闲暇时用小提琴声感动蓉城的汤道宣到义务教授武术约千人的张同会,这些“多才多艺”的环卫工人因为“高手在民间”的故事为人熟知,并被网友亲切称为“扫地僧”。他们凭借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更多人。事实上,突破自我设限、不囿他人成见,才能将平凡的工作做出非凡的业绩,再平淡的日子也要闪光地过。
03万物之美
曹操东观沧海而升腾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豪迈之志,王勃登临滕王阁而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绝唱,史铁生于地坛静思而悟出“皈依不在天堂,皈依就在路上”的生命哲思”……当我们深谙万物之美,于一沙中见一世界,自可启迪智慧、涵养格局,在品人生真味的过程中,获得更长久的灵魂体验和更持久的生命出口。
适用主题:人生真味,豪迈洒脱,人格
04石曼卿“坐令空山出锦绣”
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适用话题:坚持,高雅志趣
05齐白石和“耕砚牛”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适用主题:勤奋扎实,吃苦耐劳
06汪家平:守护文物古迹,留住历史记忆
汪家平学历不高,却在文化岗位上工作了40多年。他踏实肯干,不断学习,很早就认识到了历史传承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身体力行。他想方设法,几百次劝阻文物损毁和倒卖;他走访村里老人,为古牌坊群修复竭尽全力;他精通当地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从守住身边每件文物开始,到完成每一项文物修复工作,”不能让历史只能出现在书本上”的想法朴素、真挚,让他始终在基层文保这条路上坚持坚守。
07不畏艰难勇于挑战
中国虽是港口大国,但在全自动化码头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赴外国学习核心技术却遭各种以“保密”为由的防备与壁垒,既然如此,张连钢和他的团队下定决心自己干。无资料、无外援、无经验,没有吓退他们;时间与资金压力巨大,没有压垮他们;试验中的失败以及“大家”“小家”的情感撕扯,没有动摇他们。这支青岛港“土生土长”的创新团队,面对国外技术垄断,张连钢和团队留下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和两千多份技术会议记录,用1000多天就完成国外常规8到10年建设任务,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成功打破外国技术封锁,架构起了中国“智慧港口”,填补了中国在全自动化码头方面的空白。
话题运用:
张连钢团队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让人赞叹,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实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08用音乐照亮人生
香港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3个月大时因眼癌摘除眼球,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学会弹钢琴,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20岁时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还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
话题运用:
萧凯恩身残志坚,用音乐照亮了自己的人生,她的坚强和乐观让人动容,她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和毅力,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09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60岁的农业专家杨华德援助非洲布隆迪已有9年,在他和团队的帮助下,布隆迪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还带出了优秀的学生传播先进经验,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话题运用: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著,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杨华德在非洲大地上默默耕耘,不仅传授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更是传递了中非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合作精神,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国对非洲的无私援助和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我看人生‘拔节期’”.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一模考前复习:必修下理解性默写.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十类常用常考成语+对点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新高考语作文备考训练:以归零为阶,攀永恒之巅.docx
- 2025年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语文2月联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向往”的“苦处”与“乐处”.docx
- 2025年中考作文备考之各地高分范文12篇.docx
-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级答案解析.docx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江西省萍乡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上海市黄浦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